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宋江和方臘
宋江和方臘是北宋末年最大的兩個集團組織的首領。梁山泊建立的相對比方臘的起義軍早。這兩大集團組織的建立都是為了推翻北宋王朝的統治,想要為百姓創造出一個盛世,但是最后卻都失敗了。
宋江和方臘畫像
宋江的梁山水泊只是一個幾十個人的小組織,雖然一百零八將個個武藝不凡,但是人數少。而方臘的起義軍才成立不到數日,便有數萬人。梁山,宋江他們當時的地盤就只有梁山。而方臘因為成功的攻占了杭州及周邊地區,地盤最大的時候曾比一個省還要大一些。方臘也是北宋末年大大小小起義軍中勢力最大的一支。但是就算方臘擁有一個省多一點的地盤,但是與當時的正統北宋王朝比起來,根本不算什么,這就是起義軍注定失敗的原因之一。
而宋江與方臘最大的區別就是:宋江就算當上了梁山的領袖,他也不敢稱帝;而方臘就算只是做了幾天的皇帝,那他也是敢于做皇帝。宋江其實內心還是忠于大宋,想招安,他還是對北宋王朝抱有幻想,就是因為他的這個思想,斷送了整個梁山的未來,也葬送了方臘的起義軍。
很多人覺得很可惜,如果宋江和方臘聯手,是否就可以推翻北宋王朝的統治呢?我們來看,如果宋江真與方臘聯手了,那么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推翻北宋王朝了嗎,其實不然。方臘割據八州二十五縣,宋江還有一座梁山,于北宋的疆土比起來,真的不算什么。
北宋四百軍州,每座軍州派出十名戰將,那就是四千人了。也就是說,如果北宋十幾個士兵對付你一個大將,那這名大將必定性命難保。按照當時北宋的士兵人口來看,這一點是極有可能實現的。所以,就算宋江與方臘聯手,也無法推翻北宋的統治。
宋江方臘起義
在小說《水滸傳》里,梁山征討方臘一段是全書最精彩的軍事戰役,宋江等人最后戰勝方臘,但自己也損失慘重。不過,在歷史上這兩人都是北宋末年眾多農民起義中的兩個。
宋江方臘起義地圖
宋江是在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正式起義,之后不久離開梁山泊,各地轉戰,先是在山東,之后是河北河南,后來還去了兩淮一帶,最后因為想要乘船攻打海州,被官軍埋伏而投降朝廷。宋江的起義軍前后不過兩年,主要頭領算上自己只有三十六人,兵馬據推測也只有一萬人左右。他們沒有像小說里以梁山水泊作為根據地,過得更像是流寇,雖然戰勝過一些官兵,但大多數時間是被人打敗逃跑或者避其鋒芒。
而方臘的起義明顯要比宋江成功得多。方臘起義要比宋江晚上一年,據記載他是利用摩尼教的教義精神煽動了許多深受朝廷剝削的農民,所謂摩尼教,我們現在一般稱之為明教。方臘的起義聚集了有幾十萬人之眾,而且方臘后來甚至建立農民政權,他被稱為“圣公”,改元“永樂”。而方臘起義也不像宋江一直在流竄各地,他帶兵一路攻打縣城,殺了許多官兵,據記載他曾經一戰全殲五千官兵。最鼎盛時,方臘總共攻下了六州五十二個縣,可見其戰斗力之強,遠非宋江的小打小鬧可以比擬。
此外,宋江投降朝廷后也極有可能討伐過方臘,不過這一點至今還未確定。
方臘厲害嗎
梁山眾好漢與方臘起義軍的那一場決戰,可謂是整部《水滸傳》最精彩的部分。我們可能對梁山上的英雄好漢們比較熟,認為他們個個都是武藝高強的人。但其實,作為北宋末年與梁山相齊名的另一起義軍,方臘其實有許多厲害的人物。
方臘畫像
方臘自己就已經是武藝高強的人了。在小說《水滸傳》中曾寫道:宋江率大隊人馬來捉方臘,先是朱仝與方臘戰了十余合左右,朱仝便不敵方臘,敗下陣來。于是,林沖、呼延灼、李應三人加入戰局,四人力戰方臘。斗了大約四十余合,還是不分勝敗。一直到六十回合,方臘開始占了上風,將林沖震下馬去。剛要砍殺的時候,剩下的三個將領將林沖救走。
于是方臘又砍向其他三人,三人皆受傷。誰知林沖從背后刺過來一槍,正中方臘的后背。但還是堅持將林沖砍殺。這時,花榮連射了三箭,方臘只能慌忙躲避。誰料花榮又射一箭,正中方臘右臂。在這種時刻,又有一位梁山好漢前來于方臘相戰,這便是盧俊義了。方臘在受此重傷的情況下,還是與盧俊義大戰了百余回合,依然不分勝負。可見方臘的武藝有多么的厲害。
方臘的厲害之處不僅僅是首領一人武藝高強,方臘做下還有“八大天王”:王寅、鄧元覺、石寶、厲天閏、司行方、方杰、龐萬春、呂師囊,各個武藝都比得上梁山好漢們,有些甚至比梁山上的還要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