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八賢王趙德芳在民間演義戲曲之中,是個手拿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讒臣正義人物。嫉惡如仇的形象在民間廣為傳播。
《寇老西兒》八賢王趙德芳持金锏劇照
那么問題來了。趙德芳的金锏是誰賜的呢?歷史上究竟有沒有這方面的記載呢?
首先,歷史上的確有趙德芳這個人物。但他手里沒有金锏。八賢王和金锏都是民間藝術家,都是以他為原型虛構出來的。因此八賢王和金锏只出現在民間演義之中。
據演義中所說,宋太祖趙匡在陳橋兵變之前,曾允諾自己的弟弟趙光義。說是將來如果登上天子之位,等自己死后要傳給弟弟。不曾想,這句話還真就被趙光義記住了。也就成了后面“燭光斧影”事件的伏筆。
太祖暴斃之后,趙光義繼位,成為宋太宗。當時天下眾說紛紜,說他是弒君篡位。總之宮中內外,各種說法都有。當時的皇后賀氏,領著太祖之子趙德芳,上殿質問太宗。
也許是太宗也覺得有愧于他們,于是便賜給趙德芳一柄金锏,讓他代替太祖一系監察朝事,戲中詞句如下:孤賜你金鑲白玉鎖,加封你一親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晉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參王,下殿不辭王,再賜你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讒臣。
正是因為這句戲文,才有了八賢王的稱呼,和那柄讓奸佞讒臣們談之色變的金锏。這個角色雖然是虛構的,但也是當時老百姓們的一種心聲。
趙元儼 趙德芳
據說歷史上有兩位八賢王,一個是宋太宗的第八個兒子趙元儼,另一個就是宋太祖的第四子趙德芳,其實趙元儼跟趙德芳本就是堂兄弟的關系,他們的父親宋太宗和宋太祖是親兄弟,所以他們兩人都是宋代的皇室貴族。
趙德芳
這趙元儼是歷史上貨真價實的八賢王,他不僅為人莊嚴正直,嫉惡如仇,孝敬父母,還多年擔任朝廷重臣,在朝廷上下和百姓中很有威望,受到人們的普遍敬重,所以當時人稱贊他是“八賢王”。這位趙元儼還是個藝術大家、文學大家,他在很多領域內都有很高的成就,是個德才兼備,忠誠無私的好王爺。
而在很多小說中被刻畫為八賢王的趙德芳,真實年齡只活了二十多歲,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盡管他很早就被封王,但是其實很少有什么作為,更談不上能夠在危急時刻解救楊家將、包青天他們了。不過因為歷史上他的父親宋太祖趙匡胤死的不明不白,而幾年后他和他的哥哥趙德昭年紀輕輕,也相繼死去,當時人就懷疑他們的死亡是另有隱情,所以都很同情他,因此將他寫成能夠匡扶正義、斬奸除惡、正直無私的八賢王也就不足為奇了。
趙德芳是宋太祖的第四子,怎么也不會是八賢王,那是因為他的堂兄弟趙元儼是個賢明正直,一心一意匡扶社稷的好人,所以人們就把這兩人的形象糅合在一起,創造出了一個能在危急時刻保護忠良的賢德的八賢王。
宋朝趙德芳
趙德芳(公元959年-公元981年),北宋太祖趙匡胤第四子。也是如今各種影視劇中八賢王一角的原型人物。
《少年包青天》八賢王趙德芳劇照
公元976年,這一年趙德芳18歲。論制需出閣受封,也就是要開始受職辦事了。當時,趙匡胤授他為檢校太保、貴州防御使等職。沒多久,宋軍又擴展了疆土,皇帝大喜,又封給自己眾兒子一些領地,趙德芳的食邑戶數也得到增加。
可好景不長,一個天大的噩耗傳遍大宋。趙匡胤暴斃了。而且很有可能是被自己的弟弟趙光義所殺。之后,趙光義頂著輿論,登上了皇帝位,史稱宋太宗。
趙光義上位之后,首先便是安撫這些侄子。趙德芳以往就職期間,工作能力出眾,加上人品德行都比較服人。是一個頗具口碑的皇子。因此他被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等職位。
過了兩年之后,憑著出色的業績,又被加封為檢校太尉。雖然沒有多大的實權,但這在當時武官之中,已是極高的階位。
隨后沒多久,趙德芳的哥哥趙德昭,這個曾經極有繼承皇位的人,被宋太宗猜忌,隨后自刎而死。
公元981年,趙德芳病逝,年僅23歲,謚號康惠,又被追封為楚王。雖然在他死后,宋太宗曾來哭祭,但很多民間野史說前者很可能是被后者所害。
宋太宗死后,皇權重歸太祖一系,后來的宋孝宗便是趙德芳的后代。出于美化這位宋初皇子的目的,趙德芳便成為了民間藝術家筆下的八賢王,流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