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哪國人
周瑜字公瑾,是東漢末年吳國人。周瑜從小就出生在士族大家庭,祖輩父輩都是顯赫的士族官員,因此從小受到過良好的教育,軍事才能顯著,而且能文能武,這為他日后輔佐孫堅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幫助孫堅成就霸業,建立吳國。吳國就是三國的其中之一。
《赤壁》周瑜劇照
其他兩國分別是魏國,蜀國。形成三國對峙的局面,對峙不差上下。然而吳國是三國之中壽命最久的國家,長達50多年。吳國的成立是多少統治者的心血。有遠見,有謀略的吳國建立者孫權抓住了機會與劉備達成一致,一起攻打魏國的曹營。孫權死后,他的子孫接替他的地位,繼續壯大吳國,然后終有一位會葬送了吳國,那就是孫皓。
吳國所擁有的地域包括荊州已東長江下游及其中國東南部地區,吳國的建立者是孫權,所以吳國也有孫吳之稱。孫堅,孫策,孫權,都是建立吳國的功臣,為吳國的成立奉獻了許多力量。每個國家的建立都需要建立者的精心計劃,統治者的計劃要符合民意,一旦統治者施行殘暴,國家必定不會長久,吳國的建立如此長久,是統治者全方面謀劃出來的成果,然而吳國最后還是在孫權的后代孫皓的手中,他實施殘酷的暴行統治,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并且肆意發動戰爭,勞民傷財,導致吳國走向了深淵。吳國的瓦解才標志著三國對峙局面的結束。
周瑜官職
周瑜,世家出身,父親是洛陽縣令,祖輩多人官職太尉。
周瑜像
公元195年,周瑜幫助孫策趕走劉繇,周瑜一無所求回到丹陽,不久丹陽太守就被袁術的堂弟取代,周瑜跟隨父親到壽春,袁術聽說周瑜很有才能,就派人來請他去做大將,周瑜看出袁術的狂妄和無能,又不好拒絕,只答應做居巢縣長。所以周瑜的第一個官職是居巢縣長,他一生為孫策和孫權效力,但是第一個官職不是他們封的。
公元198年,周瑜回到吳郡,孫策親自出來迎接,授予他建威中郎,還賞給他士兵兩千、戰馬五十,賜予府邸和樂隊。之后孫策派他駐守牛渚,因受百姓和當地士兵信服,兼任春谷長。后來,孫策發兵攻打荊州,封他中護軍,兼任江夏太守。戰爭結束后,周瑜駐守巴丘。
公元200年,孫策意外身亡,把軍國大事交給孫權,周瑜從巴丘趕回吳郡,孫權任命他為中護軍,孫權非常信任他,他和張昭一起掌握軍事大權。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周瑜采用火攻之計,火燒曹營,曹操慘敗,奠定三分天下的局面。之后他和凌統、甘寧等將領一同打敗曹仁的軍隊。孫權封他為偏將軍,同時是南郡太守。
公元210年,孫權準備攻打益州,周瑜的軍隊在江陵,他回到江陵,在出征的路上生了病死巴丘。
周瑜最后一個官銜、最大的官銜就是偏將軍,這基本上是孫氏政權里最高的軍銜。
周瑜妙計安天下
周瑜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將領,為孫權奪得一分天下付出了畢生心血。
《赤壁》周瑜劇照
公元208年,孫權的大軍和劉備的軍隊一同對付曹軍,在赤壁將其打敗。戰爭勝利后,荊州作為兵家必爭之地,被瓜分。劉備只分的南部最小的四個郡縣,他當然不甘心。
劉備多次向孫權借地,說是地方小,不夠屯兵。孫權聽從魯肅等人的建議把地借給了劉備,可是孫權想要回的時候就沒那么容易了,孫權多次要回所借之地都沒有成功,周瑜建議孫權以和劉備結秦晉之好為由,把劉備騙過來,趁機把他軟禁起來或者殺掉。
周瑜的誘騙之計,騙不過諸葛亮,諸葛亮沒有拆穿周瑜的計謀,仍然讓劉備娶孫權的妹妹,劉備和孫尚香結婚后,沒有表現出要走的意思,讓孫權放松警惕,所以孫權并沒有依照周瑜的計策軟禁他。時機成熟,劉備依照諸葛亮的計策逃走,周瑜知道后,親自帶兵去追,不僅沒有抓到劉備,還被提前做好準備的劉軍將領反追,周瑜的士兵損失慘重,自己的之前的箭傷也復發,最主要的是劉備走的時候,還帶走了孫尚香,孫尚香可謂是當時的女英雄,才能和哥哥孫權有得一比,劉備不僅沒損失,還抱得美人歸。
因為這個事情,周瑜被說成是心胸狹隘,容不得他人的人。如今,這句話含有諷刺的意思,指的是付出了人力、物力,卻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