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小編整理關于"明朝于謙有什么故事【圖】"的網絡資料,下面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探秘"明朝于謙有什么故事【圖】"的真相。
明朝于謙有什么故事
于謙又被后人稱為“救時宰相”,關于明朝于謙的故事至今在民間廣為流傳。“兩袖清風”講述的就是明朝于謙的故事。話說,于謙擔任兵部侍郎期間,有一次在河南一帶巡查。當時,朝廷的政權被宦官王振所把持,各地官員為了拉攏王振,紛紛用重金和稀有寶物去賄賂王振。即使在外地出差的官員,等到回京時,也要帶一些金銀財寶前去獻給王振。
于謙雕像
如果要是哪位官員沒有給王振獻上寶物,那么他就很有可能遭到王振及其黨派的打擊報復。兩袖清風的于謙當然看不過王振囂張跋扈的樣子,但是苦于沒有證據,所以沒法扳倒王振及其黨羽。等到于謙從河南回京時,有同僚建議于謙回京之后給王振進奉一些金銀財寶,順便再拿點河南的土特產送給權貴們。于謙聽完同僚的建議后,他哈哈大笑,隨后拿起毛筆,在白紙上洋洋灑灑寫下一首詩歌。詩歌內容就是:“ 絹帕茹蘑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同僚看完這首詩歌后,立馬明白了于謙的意思。等到于謙踏上回京之路時,他果然沒有帶上當地的土特產。等到于謙回京之后,大多官僚都以為于謙會對王振有所表示,但是于謙依然我行我素出入朝廷,絲毫沒有顧及王振及其黨羽的看法。后來,人們常常用“兩袖清風”這一成語來形容于謙為人清廉、正直的美好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