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無顏見江東父老只是托辭

來源:小編整理2023-12-20 13:57作者:Mao

我想很多人上學的時候,一定學過這么一句話,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還有無顏見江東父老!這些常常聽到的話都是說項羽的,那么項羽的真實想法真的是這樣嗎?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故事

項羽在和劉邦交戰失敗后,帶幾百隨從突圍,最終自刎在烏江邊。當時有一亭長把他準備好船讓他過到江東,讓他卷土重來。但項羽覺得當年一起的兄弟,現在只剩他一人回去,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所以自殺。

項羽是一位具有悲情色彩的大英雄,至少很多人都會覺得項羽比劉邦更有英雄氣概。但項羽是最后的輸家,而劉邦建立起了一個偉大的朝代。“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李清照寫的一首詩,這首詩也表達了人們懷念項羽,懷念這份不肯退縮的真情!李清照寫這詩,是歌頌項羽的英雄氣節,也諷刺當時茍安南方的南宋小朝廷!

有三位詩人寫了關于項羽的詩句:

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王安石:有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李清照: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關于項羽的選擇到底對不對,詩人們眾說紛紜。對于項羽來說,回想當年的風光時刻,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千百年以后,有人寫詩云: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假如當年項羽不沽名釣譽,而是聽了范增的話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哪會有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的慘劇呢?可惜歷史不能重來,倒是給詩人們留下了爭論不休的話題。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

為什么項羽不肯過江呢?其實,在經過了很多年與劉邦的交戰之后,項羽知道,劉邦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他不在乎自己的名聲,更不在乎后人怎么說自己,只要能拿下天下,用什么方式是無所謂的。所以,如果項羽選擇了回到江東,即便父老們還會一如既往地支持自己,但是劉邦為了統一天下,一定會繼續追擊。

追擊的結果是什么呢?項羽已經沒有什么兵力了,所以如果不降,如果自己不死,那么江東的同胞們必然遭到劉邦的屠殺,劉邦可不介意后世說自己是一個殺胚的。所以為了不給他們帶來災難,項羽選擇了犧牲我一人,幸福千萬家。即便自己的夢想破滅了,即便自己的高傲被擊垮了,但是在最后的時刻,項羽還是那個仁慈的項羽,他還是想著百姓們,所以他選擇了自刎。

有人說是因為虞姬已死,所以也沒什么好留戀的了!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