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中國古代皇帝是如何進行大閱兵的

來源:小編整理2023-12-20 13:57作者:chenliang

宋太祖親御閱武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趙匡胤大講武事,注重禁軍的教育訓練。如,首議教閱擊刺騎射、選天下驍騎集闕廷、親御近郊閱武等。之后的歷朝統治者,加強對軍隊訓練,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訓練制度。北宋前期太祖、太宗各朝,將“大閱”(亦稱大教)安排在八九月份進行。之后,禁軍的教閱逐步形成了“毋過兩時”(春秋兩季)的制度。南宋對軍隊的訓練也很重視,并制定嚴格的法規予以保障。宋高宗建炎元年,為加強對新組建軍隊的訓練,頒行樞密院教閱法,“專習制御摧鋒破敵之藝”。

古代閱兵

元朝時騎兵為主要兵種,因此閱兵主要是檢閱騎兵的馬術,以及對弓箭、馬刀、標槍和戰斧的使用。

明朝三年一大閱

明朝的閱兵, 每年年終考閱一次,三年大閱一次,也稱“小閱”和“大閱”。朱元璋十分重視部隊的訓練,他頒發《教練軍士律》,要求高而嚴,賞罰分明,從制度上保證了軍事訓練的質量。永樂時期,特別重視加強在京各營的軍事訓練。在京軍三大營中,專門編制管操官掌管軍事訓練。對一個國家來說,閱兵既是宣示國家實力,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方式,也是擴大國家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古代亦不例外。明朝歷史上,永樂皇帝朱棣就曾經有過一次震驚世界的“大閱兵”。

古代閱兵

明朝永樂帝曾辦震驚世界大閱兵

永樂十六年,明朝以陳誠為使,出使中亞,隨后,中亞、西亞國家均組使團隨使團回訪。永樂十八年七月,這支云集了20個中西亞國家、人數多達600人的使團抵達嘉峪關,朱棣派遣6000精銳騎兵一路護送,沿嘉峪關經明朝九邊軍鎮“參觀”。

在每個軍鎮,明朝都特意派遣在明軍中的蒙族、回族軍官接待,介紹明朝的民族平等政策,“明朝虐待蒙古和回回人”的謠言不攻自破。而明朝“九邊”強大的軍事實力,也在各國使臣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永樂十八年,朱棣在北京皇宮接見各國使臣,諸使臣皆行叩拜禮,唯獨帖木兒國使臣以“我國無此風俗”為由,堅持行鞠躬禮,朱棣卻并不在意。外交禮儀后,朱棣安排使團先是在山東、河南、江蘇“旅游觀光”,游覽包括山東孔廟在內的諸多名勝古跡,親眼見識中國內地城市的富庶繁華,兩個月后,各國使團接到通知,朱棣將在北京周邊開始大規模的“狩獵”,邀請各國使團前往觀覽。

永樂十九年三月,“狩獵”在北京北邊的懷來正式開始,共調軍隊10萬人,朱棣精心挑選的明朝“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精銳相繼表演了明軍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項目,從廣西、云南、四川調來的“土狼兵”、白桿兵演練了步兵勁弩齊射、長槍步兵刺殺訓練等“軍事科目”。史載“軍容齊整”、“步調如一”、“兵甲鮮艷”,“列國使節俱驚”,尤其是明朝“神機營”的火器操練,展示的“虎威炮”、“火龍槍”(騎兵專用火槍)、安南銃(抬槍)、“一窩蜂”(火箭炮)、“火龍車”(火焰噴射器)等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國使節大開眼界。大規模的“狩獵”行動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閱兵結束后,朱棣在土木堡的行營接見了各國使節。這一次,帖木兒國使臣帶頭下跪磕頭,“叩首觸地”,全然不顧“我國無此風俗”。帖木兒使臣更奉承說,這次帖木兒進獻的名馬,正是當年帖木兒國王的父親生前南征北戰專用的“御用坐騎”,贈送給朱棣,正是為了表達“最崇高敬意”。朱棣則手書信札托使臣轉交帖木兒國王,在信中表示“愿兩國臣民永享太平安樂之福”。

這次聲勢浩大的閱兵無疑取得了良好效果,這次“觀禮”的各國使節來自27個國家。明朝軍威之盛與睦鄰友好的國策在各國引起了巨大反響。其后中亞、西亞國家與中國的友好關系一直綿延到明末,單是帖木兒帝國,終明一世向中國派遣使節的次數就有60多次。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