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儀式始于一個叫Pong Rumasek的獵人,他在山區打獵時發現一具無名尸。Rumasek幫那具尸體穿上他的衣服,并幫他下葬,他相信這個舉動給他帶來好運。之后托拉查人繼承了這項儀式,他們相信照顧尸體的話,祖靈會帶給他們好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馬聶聶」在托拉查語中的意思其實就是「凈尸節」,人們會把尸體挖出來,帶著尸體在村莊里走直線,同時棺材會被換新或整修。托拉查人認為走直線可以讓他們跟「Hyang」相連,那是一種只會以直線方式移動的靈體。
目前的65萬托拉查人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但也有人信仰伊斯蘭教及傳統的泛靈信仰「祖先之道」(Aluk To Dolo)。而葬儀儀式就是托拉查人最昂貴也最重要的的活動,有些人甚至會存一輩子的錢,就為了能辦場體面的葬禮。
所以…來簡單介紹一下托拉查人的葬禮吧。
托拉查人的葬禮可能只持續數天,但最長可能持續數年,好讓家人籌措資金,準備讓死者踏上通往死后凈土「普亞」(Puya) 的旅途。葬禮通常會從屠宰水牛跟豬開始,他們相信這樣能讓死者在死后也能平安。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獻祭的動物在被殺之前會先被測試力量,然后牠們的角會被擺在家人的門外,角的數量多寡也反映了死者地位的高低。
在死者下葬前,托拉查人叫他們「生病的人」或是「睡著的人」,因為他們認為死者下葬后才算是真的死了。而死者的遺體會被擺在峭壁上的大石洞,直到葬禮結束,死者踏上往普亞的道路。
在死者躺在石洞里的時候,象征死者的「tau tau」雕像還會被放在石洞的上方,用以監視死者的居住地,但后來因為這些雕像太常被偷,現在死者的家人都直接把小雕像收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