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 China”這三個單詞令各國都聞風喪膽。上到航空母艦下到老干媽、解放鞋,全世界人都籠罩在“中國制造”強大影響力之下可以說是息息相關了。中國講究陰陽調和,中國制造的興起自然就意味著其他國家制造業的衰落。
特朗普鼓勵美國制造 自己卻用中國制造
特朗普鼓勵美國制造本身沒錯,但是對于百姓而言,選擇物優價廉的產品才是符合自己的利益。就連特朗普本人,使用的也是中國制造的筆,特朗普用來簽署法律的鍍金筆是在羅德島組裝的,但筆上的雕刻和噴漆是在中國完成的。他為展示美國工業實力而擺出的波音飛機,有30%是外國制造的。本周,為展示美國制造而停在白宮外的一輛消防車,其10%的零部件是國外的。
美國制造:不靠療效靠廣告
報道稱,21世紀的全球經濟中,幾乎沒有什么產品完全是美國制造的。美國制造商依賴全球供應鏈,許多人購買外國商品,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們的價格較低。
即使是那些喜歡只買美國貨的人,也越來越難以確定哪些產品符合這一標準。
凱托學會(Cato Institute)貿易分析師丹·伊肯森說,當人們感到有必要購買美國本土產品時,他們一般會花更多的錢,這意味著他們在其他事情上的支出或是儲蓄變少了。報道稱,在本周慶祝美國制造的慶典上,特朗普尚未承認這種微妙之處。相反,他認為只購買美國貨將創造更多的國家財富。
特朗普17日說:“當我們購買美國制造的產品時,利潤會留在這里,收入會留在這里,最重要的是,這些工作會留在美國。”
特朗普還表示,他將保護美國的制造業,并承諾打擊“外國商品的掠奪性在線銷售”,他說這些產品“絕對扼殺”了美國的零售商店。
“美國制造”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報道稱,特朗普面臨的挑戰是,大多數美國人更有可能從國外選擇成本較低的商品。
去年,美聯社與捷孚凱(GfK)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人說,如果外國產品更便宜,他們更愿意購買外國制造的商品,而不是美國制造的商品。當被問及更愿意買外國制造的50美元的褲子還是美國制造的85美元的褲子時,67%的人說他們購買國外的褲子。
調查發現,家庭收入的差別幾乎不影響這方面的選擇。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美國家庭與收入較低的人群一樣,也會購買國外制造的價格較低的商品。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阿米特·坎德爾瓦爾研究發現,廉價進口商品給那些無法負擔日常開支的美國窮人帶來了巨大好處?驳聽柾郀柋硎,低收入家庭把更大一部分收入用于購買食品和服裝等基本商品,而這些商品的價格往往反映了來自海外的廉價供應。相比之下,更富裕的家庭往往會花更多的錢在服務上,從健身房會員到兒童教育。他說,如果特朗普要提高某些進口商品的關稅,就像他鼓勵的那樣,推動美國制造,那么低收入家庭將不得不在更高的價格中求生。
他說:“這對窮人造成的傷害遠超過富人。”
報道稱,那些試圖將更多生產轉移回美國的企業往往不得不承擔更高的成本。博爾曼帽子公司去年將工廠從中國遷回賓夕法尼亞州。從那以后,該公司一直很難盈利。
報道稱,該公司每頂帽子的成本是在中國生產時的兩倍,部分原因是賓夕法尼亞州的工人們不像中國南方工廠里工作的工人那樣經驗豐富,手藝嫻熟。
報道稱,更廣泛地說,制造業的全球化使人們更難確定哪些產品算是真正的美國制造。
“美國制造”夕陽產業的救命稻草
新華社評論也指出,在經濟方面,“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行政令符合美國鋼鐵行業的利益。幾十年來,鋼鐵行業一直是“買美國貨”政策的受益者。
事實上,這份行政令可以看作是對美國鋼鐵行業的補貼,因為中國鋼鐵進口占據25%的市場份額。這樣看來,特朗普提議的100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計劃將提振鋼鐵行業,白宮的計劃主要是保障美國的利益,為此不惜違背國際協議。根據美國政府的數據,2014年,鋼鐵行業雇傭了15萬工人,創造價值約1130億美元。反過來,美國高新行業雇傭了1700萬名工人(占總就業人數的12%),卻貢獻了約7.1萬億美元的產值(占總產值的23%)。
在現代歷史上,發達的經濟體專門從事需要高更知識和生產力的增值產業,而欠發達的國家通過低利潤、低附加值的產業尋求經濟增長。從鋼鐵和知識產業的數據來看,美國也不例外。
諷刺的是,美國政府促進不太發達行業的政策可能會使美國鋼鐵股價回升,但卻會損害美國的發達行業,同時會使美國和主要貿易伙伴漸行漸遠。盡管特朗普承諾了“美國第一”,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政策會使美國在有吸引力的行業上失去先機。
“建筑工人、牧場工人、工匠以及其他勞動者通過每天的勞動讓美國更加偉大,我號召美國人在今天或本周向他們致以特別的敬意。我致力于促進美國制造業發展,為美國貨打開世界各地市場。”
特朗普還和副總統彭斯在白宮南草坪參加了美國貨展活動。他呼吁美國人購買美國貨,“當我們購買美國產品時,利潤、收入以及最重要的工作崗位都會留在國內”。
據報道,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承諾要將制造業就業崗位帶回美國,提出“美國優先”的經濟政策,稱會向企業施加壓力,確保工作崗位和產能留在美國。他當時說,任何公司如果把就業機會轉移到外國,然后把產品進口到美國國內,都會被征收高額關稅。
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制造周”的舉辦背景與特朗普政府上臺以后采取的一系列經濟政策有關,包括尋求就墨西哥、美國、加拿大三國的北美自貿協定重新談判等。這些政策引發其他國家關于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擔憂。
另一方面,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天發表聲明說,減少美國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貿易逆差是特朗普政府重談北美自貿協定的優先目標。同時,特朗普政府尋求與加拿大、墨西哥達成更好的貿易協定,改善美國制造業、農業與服務業在這兩個國家的市場準入。
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很多東西即使“進口”也未必比得上我們的國貨。但是我們還是要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不要自我感覺良好。俗話說驕傲使人落后,在制造業這條道路上我們已經越做越好,千萬不要把老祖宗“謙卑”的祖訓給摒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