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魚水情,有事找警察。無論發生什么樣的情況,我們的官兵和警力人員總是敢為人先沖在百姓的前面。但是也是因為這樣沖在前面,他們的危險也比普通人多了好幾倍。
吉林省安圖縣亮兵鎮被群山環繞,一條并不湍急的布爾哈通河蜿蜒流經小鎮,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宛若在畫卷一樣,人們世世代代在這里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然而,這一切的美好都被7月21日凌晨的那場突降的暴雨打破,布爾哈通河河水猛漲,全鎮多個村屯告急,安圖縣公安局亮兵鎮派出所兩名90后民警曹志宇、王巖松在轉移安置群眾過程中,連車帶人被洪水沖走……
經過12天不眠不休的搜尋,7月31日、8月1日,人們先后找到他們的遺體,兩名抗擊洪魔的共和國衛士壯烈犧牲。
8月9日早5時30分,兩名英烈遣體告別儀式在安圖縣殯儀館隆重舉行,1萬多人送別英烈。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吉林省省長劉國中敬獻花圈。省委常委、延邊州委書記姜治瑩,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省公安廳廳長胡家福參加追悼大會。
90后陽光男孩犧牲
曹志宇出生于1990年,他曾入伍北海艦隊,部隊的生活歷練了他堅忍不拔的精神,退伍后他到白山森林公安局當了一名協警。
“他的夢想就是做警察,我們從部隊即將退伍時,他告訴我,當協警也是警察。”曹志宇的戰友于佳民回憶說。
從部隊回來后,曹志宇果然當了一名協警,但當警察的理想一直沒有放棄,很快通過自學,考上了吉林警察學院,又經過努力,在畢業時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2015年12月,進入安圖縣公安局工作。曹志宇虛心討教、苦練本事,案子不管大小他都搶著參與,很快成為業務骨干、局里的業務標兵。2016年,曹志宇被評為優秀社區民警。
平日里與曹志宇形影不離的就是1995年出生的王巖松,由于兩人家都在外地,曹志宇和王巖松幾乎24小時都吃住在派出所里,不論是否需要,每天都義務值班。
“他們就像一對親兄弟,曹志宇的生活里常有王巖松的影子,而王巖松的生活中也缺不了曹志宇的參與。”派出所所長尹昌范說,先后入警的兩名大男孩用扎實、沉穩的工作,不斷帶給人們對90后孩子印象的改觀,這兩個陽光大男孩,也給派出所增添了無限快樂。
曹志宇和王巖松都喜歡運動,在派出所的宿舍里,兩個人床對床,一個床邊靠著一把吉他,一個床頭地下放著三個籃球。兩人辦公室的電腦桌也是面對面,辦公桌被同事擦得一塵不染,但座椅上依舊空空,多希望它們的主人能夠回來……他們還喜歡唱歌,在王巖松的賬號里至今還保存著他們唱歌的視頻……
來不及道謝 我們的命都是他們救下的
山雨欲來,這是一場有準備的仗。
7月18日中午開始,曹志宇、王巖松按照上級部署,奔波在排查亮兵鎮全鎮村屯防汛隱患的路上。全鎮13個行政村、16個自然屯遍布了兩人的足跡,他們共排查險情20余處,提前疏散群眾800余人,有效避免了群眾傷亡和經濟損失。
然而,這場暴雨來得比預想的更猛烈、更兇險。
7月20日晚,天空像被撕扯開一個口子,雨水傾瀉到安圖縣亮兵鎮。亮兵村告急、會財村告急、普光村告急……亮兵鎮正遭遇著一場百年不遇的洪災。
19時30分,會財村傳來險情,村內與外界聯系的唯一通道——會財大橋橋基被沖壞,大水隨時可能進入村里。曹志宇和派出所副所長王欣剛把硅石礦屯50余老少婦孺轉移到安全地帶,就和剛剛辦案返回的王巖松再次踏上危途。
“他們趕到現場拉起警戒線,把老人、婦女疏散到安全地帶,之后帶領青壯年護橋。”財會村黨支部書記范洪斌回憶說。
曹志宇、王巖松動員村里青壯年砍樹,幾次跳入洪水中打木樁加固橋梁,兩端的橋墩。大部分的村民沿著民警們加固的危橋順利抵達安全地帶,而有些村民因行動不便轉移緩慢,曹志宇、王巖松又在危橋與安置點之間往返數次,將52名受困群眾轉移到安全地點。
21日0時48分,普光村告急。這是個朝鮮族村,實有人口60余人,大多是60歲以上的留守老人和兒童。接到轉移命令后,可難住了60歲的普光村村黨支部書記許粉玉。
“那個時間大家都躺下睡覺了,我就用廣播一遍遍地通知,讓大家都撤出來。這倆孩子來得特別快,頭腦也靈活,幫了大忙啊。”許粉玉說。
凌晨1時許,曹志宇、王巖松開著警車沖進普光村,他們開始從距河邊近的村民家開始轉移村民。由于很多村民只會說朝鮮語,曹志宇、王巖松用不熟練的朝鮮語簡單地會意,隨后便是不斷地催促聲“巴利巴利”(朝鮮語:快點)……電力中斷、通訊中斷,暴風雨中的村落一片漆黑。兩名民警在齊腰的深水中挨家挨戶搜尋,意外發現87歲的樸順玉還滯留在家,老人患有阿茲海默癥,一人獨自生活,眼見水已經沒過地炕,曹志宇迅速將老人背在身上,王巖松在后面托扶,艱難前行了50多米,將老人背到安全地點。
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兩名民警用手攙、用臂抱、用肩背,村里村外來回奔波了十余趟,直至把所有村民全部轉移完畢。5分鐘后,洶涌的洪水瞬間淹沒了地勢低洼處的房屋,村民們后怕不已,由衷地感激兩位民警:“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連命都沒了。”
安頓好普光村的村民,兩名民警不放心會財村的危橋和那邊的情勢,執意要返回去支援。許粉玉不曾想到,王巖松臨行前叮囑自己的一幕竟然成為與他們的訣別。
2時40分許,兩名民警離開普光村。當警車駛上必經之路鳳棲大橋時,長約70米的石拱橋突然坍塌,警車隨著崩塌的橋面頓時被滔滔的洪水吞沒……
整整奮戰12天 群眾利益高于一切
曹志宇、王巖松落水失蹤的情況受到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各級領導相繼作出指示、批示。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省長劉國中要求動員一切搜救力量,不惜一切代價,全力以赴開展搜救工作。吉林省公安廳、延邊州委立即做出安排部署,相關領導迅速前往搜救現場指導工作。
21日9時許,嚴重損毀的警車被打撈上岸,兩名民警下落不明。半小時后,搜救隊伍列隊集合,指揮長大吃一驚:不僅通知到的男民警準時趕到,還有許多女民警、民警家屬,以及很多得知消息的市民都趕來,比預計超出200多人。
搜救開始后,安圖縣機關全體男民警來了;武警、消防、邊防官兵來了;河流沿線各縣市公安局及有關部門搜救人員來了;沈陽的專業搜救隊、白山的志愿救援隊來了;安圖縣亮兵村、普光村、永慶村、兩江村等地及全州各縣市的志愿者和村民都紛紛來了……一場全體總動員的拉網式大搜救在布爾哈通河爭分奪秒地展開。
12個晝夜、60公里流域、80多支搜救隊伍、萬余人次、1500余臺次車輛——他們用行動踐行著一個心愿: “英雄,我們要帶你回家!”
7月31日16時48分,搜救人員終于在亮兵鎮高臺村附近發現了曹志宇的遺體。8月1日15時45分,又在明月鎮龍山村附近發現了王巖松的遺體。兩名民警安詳地“睡”在布爾哈通河畔,再也喚不起來。
這樣在一線奮斗的子弟兵實在讓人敬畏,F在九寨溝地震還在救援當中,非常多子弟兵還奮斗在一線,希望這些可親可敬的官兵們在救援過程中能夠注意自己的安全,千萬在保障自己安全的情況下救援,你們也是別人家的“孩子”,你們的爸爸媽媽也在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