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爾袞
多爾袞的資料
中文名:愛新覺羅·多爾袞
外文名:AixinjueluoDorgon
國籍:中國(清朝)
民族:滿族
出生地:赫圖阿拉城
出生日期:明萬歷四十年十月廿五日(1612年)
逝世日期:清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
職業:政治家,軍事家,攝政王
主要成就: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問鼎中原
廟號:成宗
謚號:義皇帝
乾隆帝評價: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最新人物
其他D開頭的人物更多
清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愛新覺羅·多爾袞——位寵功高,擅權過甚
歷史上的多爾袞給后人留下了無數的謎: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的關系之謎;爭奪后金汗位失敗之謎;爭奪大清帝位失敗之謎;企圖完成統一中國大業失敗之謎…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完成大清一統基業的關鍵人物,清朝入關初期的實際統治者。1626年封貝勒;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1643年輔政,稱攝政王;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問鼎中原,先后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1650年去世后,先追尊為成宗義皇帝,后被順治帝追論謀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清太宗皇太極晏駕后,誰來繼承王位成為了當時最為敏感的問題,以努爾哈赤十四子多爾袞和以皇太極長子豪格為首的兩大政治集團互不相讓,就在這時,當時還是妃子的孝莊文皇后找到了多爾袞,提出讓多爾袞擁戴福臨即位,作為條件之一就是多爾袞擔任攝政王,多爾袞權衡利弊后,同意了孝莊文皇后的意見。但有人認為其中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多爾袞與孝莊文皇后進行了一次權色交易。多爾袞少年得志,意氣風發,但就是由一個弱點,好色,而且對她的嫂子孝莊文皇后尤其注意,甚至到了癡迷的程度。孝莊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在皇位繼承的關鍵時刻使出殺手锏,一舉成功,使自己的兒子福臨成功地繼承了皇位。
多爾袞善用北方漢奸,有一定軍事才能。入關前后對蒙古、朝鮮、漢族所犯下的群體屠殺、野蠻掠奪、強奸婦女等罪行,是不可以原諒的罪孽。多爾袞是滿族征服朝鮮、蒙古、中國的重要功臣之一,但一般認為他有“六大弊政”,剃發、易服、圈地、占房(侵占房舍)、投充(搶掠漢人為奴隸)、逋逃(逃人法),延續時間最長的,是逃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