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元洪
黎元洪的資料
中文名:黎元洪
別 名:黎宋卿、黎黃陂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湖北武漢黃陂區(今屬孝感大悟縣)
出生日期:1864年
逝世日期:1928年
職 業:中華民國總統,中興煤礦董事長
畢業院校:天津北洋水師學堂
主要成就:修建黎氏宗桐
任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大總統
三次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等
葬 處:武漢市洪山區土公山黎元洪墓
祖 籍:安徽省宿松縣
最新人物
其他L開頭的人物更多
民國其它的人物更多
黎元洪——史上唯一兩任大總統和三任副總統的人
嚴復評價黎元洪說:“黎公道德,天下所信。然救國圖存,斷非如此道德所能有效。何則?以柔暗故!遍讀中國歷史,以為天下最危險者,無過良善暗懦人。下為一家之長。將不足以庇其家,出為一國之長,必不足以保其國!
平生牽涉許多重大歷史事件,例如反對袁世凱稱帝,拒絕王封,為他贏得了較高的威望。其后護國軍擁戴他,護法力量爭取他,他也與護國護法運動相呼應,對袁世凱的垮臺,北洋軍閥的分裂,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他的最大歷史貢獻是介入武昌起義,并與眾多辛亥志士一起推翻二千余年的帝制,走向共和。在武昌起義中,他的介入與存在,就是一個歷史性的象征,就已經正式敲響了滿清政府及千年帝制的喪鐘。這一歷史貢獻是完全不容抹殺的,也無法抹殺的。
黎元洪是一個充滿矛盾和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經歷了北洋海軍、湖北新軍、首義都督、三任民國副總統和兩任民國大總統諸時段,其間有功大于過者,亦有功過相償者,還有過失難辭者。
斯人已去八十載,作為政治家,他出任首義都督,為號召天下,震懾清廷,使辛亥革命一舉成功,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他在武漢首倡的“軍民分治”,開創了民國黨政分開、軍政分開的先河;他率先實行的“省長制”、他二度當國時提出的“廢督裁兵”等依法治國主張,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他旗幟鮮明地反對袁世凱的帝制,斷然起用自己的政敵段祺瑞鎮壓張勛復辟,將永載史冊;作為軍事家他在治軍方面,打造了近代中國與北洋軍齊名的“南洋軍”的品牌;作為與實業家,他是發展中國近代工業與對外開放的實踐者。他與華僑創辦的中國遠洋貨船公司,開通了香港經上海至美國舊金山的遠洋航線,填補了我國遠洋運輸的一項空白;作為書法家,他繼承創新,其書法作品遍及海內外名山名院名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