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原
屈原的資料
本 名:屈原
別 稱:正則
字 號:靈韻
所處時代:東周戰國時期
民族族群:華夏族
出生地:楚國丹陽(今湖北省秭歸縣)
出生時間:公元前342
去世時間:公元前278
主要作品:《離騷》
主要成就:創造了楚辭體
最新人物
其他Q開頭的人物更多
春秋戰國其它的人物更多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辭賦家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東周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華夏族人,出生于楚國丹陽(今湖北省秭歸縣 ) 。名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號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一生中寫過許多著名的愛國詩篇,后來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愛國主張,致使國土淪喪,他滿懷憂憤之情,跳入汨羅江(一說丹江)自盡。從而,世人為了紀念他,便有了端午節。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愛國詩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汨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
主要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等。在詩中抒發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了對楚國的熱愛,體現了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并稱“風騷”二體,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