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士珍
王士珍的資料
中文名:王士珍
別 名:字聘卿,號冠喬、冠儒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直隸正定牛家莊
出生日期:1861年8月19日
逝世日期:1930年7月1日
職 業:政治家、將領
畢業院校:北洋武備學堂、日本陸軍大學
主要成就:創設新軍
地 位:北洋三杰之首
逝世地:北京
最新人物
其他W開頭的人物更多
民國其它的人物更多
王士珍——北洋三杰之首
王士珍(1861年——1930年),字聘卿,號冠儒,河北省正定縣牛家莊村人。他憑借過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政績,曾任晚清陸軍大臣、民國初期的陸軍總長、參謀總長、國務總理等職,并獲德威上將軍稱號,被譽為北洋“三杰之龍”,是正定近代史上著名的人物。
1917年6月14日,張勛借調停黎、段矛盾之名進京擁清廢帝復辟。當張勛的辮子軍到京后,王士珍命令步軍統領江朝宗用電話通知守城部隊打開城門,辮子軍象潮水一般涌進城內。7月1日,王士珍隨同張勛等把12歲的溥儀抬出來宣布清帝復辟,張勛、王士珍等7人為內閣議事大臣,授王士珍參謀部尚書。不料,7月3日段祺瑞就在馬廠誓師討逆。各省軍閥也變了卦,由擁護復辟變為保衛共和了。復辟分子見勢不妙,紛紛東逃西散,只剩下了王士珍和陳寶琛,當張勛陷入絕境時,王士珍還出主意要封張作霖為東三省總督,要張作霖進京勤王。這場復辟丑劇僅12天就以失敗告終。段祺瑞又重新當上了國務總理,王士珍感到無臉見人,想再次回鄉隱居,但段祺瑞不但不譴責其有罪,反而說他維護治安有功,竭力挽留,直系軍閥馮國璋成為總統后段祺瑞任國務總理,王士珍則任陸軍總長,一時,北洋人心大振,“北洋三杰”也成為世人傾慕的對象。
王士珍晚年,篤信黃老之術,并結識道學大家段正元,為其修養所折服,便在北京成立道德學社,親自為社長,聘段正元為社師,宣講道術和修身養性之道。王士珍歸隱后雖然想超然于政事之外,但由于他是北洋的耆老,一些北洋舊人有事還是找他商議,而他也樂意調和其間。 直皖戰爭和直奉戰爭時,他都以北洋元老的身份居中調停。1925年2月1日,段祺瑞重新執政后,召開善后會議,請他擔任善后會議議長,他堅辭未任。1926年5月,張作霖、吳佩孚、閻錫山聯合起來討伐馮玉祥,馮部退出北京后,他被北京各知名團體推薦為臨時維持治安會會長和京師救濟聯合會會長,以維持北京的秩序,并一度調停直奉之間的爭端。1928年5月,北伐軍向張作霖發動全線攻擊,王士珍、熊希齡組織和平運動。張作霖退出北京后,他再次擔任治安維持會會長,拒接韓復榘的武力進駐,電請南京政府迅速和平接收北京。
王士珍在軍界多年,各方都比較信任他,因此他兩次組織治安維持會,盡心竭力的維護社會秩序,使北京免遭戰爭的災難,受到京師民眾的欽佩,此后,王士珍還幾次主持了北京的慈善活動,1930年7月10日,因腸癌而在北京去世,享年70歲(滿68歲)。臨終時,他寫了一份遺囑,表達了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