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吾去愛 > 名人資料 > 朱翊鈞
朱翊鈞頭像

朱翊鈞

朱翊鈞的資料

  中文名:朱翊鈞

  國籍:明朝

  民族:漢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563年8月27日(嘉靖四十二年)

  逝世日期:1620年7月21日(萬歷四十八年)

  職業:明朝皇帝

  主要成就:萬歷中興萬歷三大征

  廟號:神宗

  年號:萬歷

  謚號:顯皇帝

  陵墓:定陵

最新人物

其他Z開頭的人物更多

明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朱翊鈞——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鈞,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八月。隆慶二年(1568年)二月冊為太子。隆慶六年(1572年)五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年號為萬歷。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病逝,葬在定陵,謚號為“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廟號神宗。

  神宗即位時年僅9歲,在位前期,主要任務是系統學習帝王之學,國家大權則掌握在他的生母慈圣太后、司禮監太監馮保和內閣首輔張居正的手里。這時,明朝已建立二百余年。永樂初年,為彌補太祖廢除宰相制留下的權力空隙,成祖設立內閣,內閣有大學士若干人,彼此地位相同。明中期以后,內閣中以首輔地位最尊。神宗統治時內閣地位高于六部,內閣首輔成為有實無名的宰相,因此,張居正是當時明朝外廷的最高官員。而司禮監作為內廷與外廷之間的橋梁,這時也已成為內廷的最高權力機構,司禮監太監馮保自然成為內廷的實權人物。神宗初期,國家的權力是這樣運轉的:慈圣太后通過馮保,把指示傳給神宗,神宗傳給張居正,然后神宗把張居正的票擬,按照馮保的建議寫成朱批,由張居正在外廷負責實施。為了明朝的統治興旺發達,慈圣太后、馮保和張居正三人,彼此頗為信任。在慈圣太后和馮保的大力支持下,張居正在外廷大刀闊斧地實行改革,先是整肅朝綱,裁撤政府機構中的冗官冗員,整頓郵傳、鈺政;然后修治黃河,清丈全國土地;接著改革賦役制度,實行一條鞭法,整飭武備。因此,張居正去世之前,萬歷前十年,國家百事轉蘇、欣欣向榮,是明朝中葉以來的黃金時期。

  然而張居正的改革和他在朝中的不可一世,使他樹立了大批政敵。萬歷十年(1583年)六月,張居正一死,這些政敵們便發起了猛烈的“清算風”,紛紛參奏張居正,揭發他結黨營私、奢侈淫逸、口是心非。一向對張居正敬重、信賴的神宗和慈圣太后呆住了,尤其是神宗,精神上受到了無情的打擊,他痛感皇帝的人格受到愚弄,天子的威嚴遭到侵犯,因此親自領導了一場長達兩年的清算張居正運動。張居正生前的一切榮耀被剝奪,親信全部遭清洗,家產被抄沒,兩個兒子被送到煙瘴之地充軍,只剩下年邁的母親在苦度殘日。馮保也發配到南京奉御,不久死在南京。這次清算,神宗和慈圣太后痛快地發泄了私憤,可是個人的痛快帶來的卻是國家的噩運,它結束了隆慶、萬歷初年的改革,使明朝進入不可挽回的衰敗時代。

  對張居正的清算剛剛結束,圍繞著立太子一事的激烈斗爭便已驟起。神宗王皇后沒有生子;书L子朱常洵是他偶幸宮女王氏所生,他根本不喜歡王氏,因而討厭朱常洛。他最寵愛鄭貴妃,想立她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為太子。但是按照封建社會立嗣原則,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因此神宗立皇三子為太子的意圖遭到朝中大臣的堅決抵制,他們強烈要求神宗冊皇長子為太子,神宗惱羞成怒,使盡拖延、耍賴、鎮壓手段,拒絕冊皇長子為太子。于是,從萬歷十四年(1586年)起,廷臣圍繞著立太子一事與神宗爭執了15年,所上章疏數以千計,直到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神宗在慈圣太后的壓力下,被迫立皇長子為皇太子,同時封皇三子為福王,皇五子為瑞王。這場內廷、外廷都深卷其中的爭國本斗爭給明朝統治帶來嚴重的政治危機

  爭國本的風波才子息,神宗和廷臣關于福王何時到河南就藩的爭執又起。神宗堅持將福王留在身邊,朝臣認為皇帝這樣做,目的仍是想換太子,因此堅決要求福王及早就藩。最后又是慈圣太后出面,解決了這場爭執。福王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三月到河南就藩,神宗再次失敗。

  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宮中發生“梃擊案”。一個叫張差的男子手持木梃,闖進太手宮中欲行不軌。經多方查實,此案系鄭貴妃主使,其宮中宦官龐保、劉成一手操辦。神宗自然不會處理心愛的女人,又要對朝臣有個交代,只好和鄭貴妃一起屈尊求助太子。父子兩人在朝臣面前演出了一幕親密無間、父子情深的活喜劇后,將當事人張差、龐保、劉成等一一處死,這才堵住大臣們的嘴巴。

  神宗與朝臣們的數次斗爭,表明明朝統治階級內部之間的矛盾已到了白日化的地步。神宗與眾大臣之間的關系已是君不君、臣不臣,神宗無力駕御君臣,群臣也無法用儒家傳統的為君之道約束神宗。這種君臣之間的彼此隔閡、互不信任的不正常關系使神宗的雄心大志化為泡影,他對朝政失去信心。自萬歷二十年(1592年)起龜縮宮中不再視朝,把大量的精力都發泄在掠奪民脂民膏上。不僅大量侵吞土地,而且派礦監稅使對工商業進行無情掠奪,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民變,完全是“躲進皇宮掠財產,哪管國家亂與癱”的架式。

  面對皇帝的怠政和斂財,朝中大臣分化成兩個陣營,一部分內閣大學士和高層官員跟在皇帝后面,貪臟枉法,中飽私囊;另一部分政治上受排擠,卻追求正義的中下層官員,面對日益加劇的政治危機,強烈要求改良政治,重整朝綱。這兩部分人各自結成黨派,互相攻訐,形成以浙黨和東林黨為主的黨派之爭。神宗與浙黨臭味相投,“志同道合”,因此,對東林黨殘酷鎮壓。東林黨則不畏犧牲,前赴后繼,始終堅持斗爭

  正當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的斗爭如火如荼,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熱時,女真部落在努爾哈赤的領導下,崛起于明朝東北部,并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脫離明朝獨立,建立“大金”政權,與明王朝中央政府分庭對抗,嚴重威脅著明朝的統治。因此,明朝這艘大船在神宗統治期間,已是千瘡百孔,瀕于沉沒的邊緣。

  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這位明朝在位最久,最為懶惰,最為貪婪的酒、色、財、氣四毒俱精的皇帝,終于離開了人世。

  神宗的朝政處理得一塌糊涂,他的后宮也卷入外廷的政治斗爭而烏煙瘴氣。有明二百年來,后妃深深卷入外廷的政治斗爭,并導致嚴重政治危機的現象只見神宗一朝。神宗的諸多后妃中,見史料記載的主要有:皇后王氏,恭妃王氏,皇貴妃鄭氏。

朱翊鈞相關的名人

朱翊鈞相關資訊

名人資料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名人朝代、地區索引: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戰國 秦朝 漢朝 三國 晉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國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國 世界 近代 現代 影視小說 美國 日本 五胡十六國 巴爾干 南美洲 北歐三國 俄國 英國 法國 德國 意大利 西班牙 奧匈帝國 土耳其 非洲 朝鮮 其它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