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戰斗群將成威脅
文章稱,“瓦良格”號應可搭載約50架各型艦載機。其中戰斗機為殲-15型,預警機將暫時采用直升機攜帶早期預警雷達的方式。中國可能還會在“瓦良格”號上試驗使用殲教-9型教練機,用以培養艦載機飛行員。此外,中國可能正在研發用運-7型飛機改裝的預警機。運-7用作客運時可安排50個座位,因此機內空間比美國的E-2C預警機大。不過,由于運-7的發動機功率較小,起飛需要的跑道很長,因此可能不會用于“瓦良格”號,而是會用于未來中國的國產航母。幾年后,“瓦良格”號在實際使用時搭載的主要艦載機應是如下規模:殲-15型戰斗機12-24架,由卡-31或直-8改裝的預警直升機3架左右,另有直-9C反潛直升機6架左右。
毋庸置疑,“瓦良格”號的使命是為中國海軍建立運用航母的基礎。目前,關于中國海軍“在2025年前將擁有3艘航母”、“計劃建造6艘航母”等的傳言很多。雖然中國并沒有正式發布過此類信息,但綜合來看,這一數字應該與實際情況出入不大。在把“瓦良格”號作為訓練航母之后,中國將開始新建自己的國產航母。新型航母排水量應在5萬噸級,可能采用的艦載機起飛方式既有可能是滑躍式也有可能是彈射式。在建造兩艘該型航母之后,中國可能會利用國產的核動力裝置建造一艘核動力航母。這樣算來,在15年之內,中國將擁有1艘核動力航母、2艘國產常規動力航母以及現有的“瓦良格”號。除“瓦良格”號之外的3艘航母就可以形成分別處于“維護”、“訓練”和“實戰”階段的輪流值班制度。
日媒稱,考慮到中國海軍可能會在南海和東海兩個方向集中使用航母,其可能需要組建兩組能夠這樣輪流值班的“3航母體制”,因此最終共計需要6艘航母。中國海軍航母戰斗群會在日本生命線所在的南中國海和東海橫行,還會在釣魚島附近進行恐嚇活動。
?兆孕l隊任務面臨巨變
文章稱,可以很容易想象中國擁有航母后對日本防衛力量的影響,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面臨的任務將發生相應的變化。海上自衛隊必須在中國航母部隊進行阻礙和恐嚇的情況下執行偵察監視任務。除了航母以外,中國的航母戰斗群將配備驅逐艦、護衛艦、支援艦和潛艇等6-10艘護航艦艇。整個艦艇編隊將以航母為核心在數十公里內展開。因此,日方執行偵察監視任務的水面艦和潛艇數量也必須有所增加,需派遣海基SH-60直升機、岸基P-3C和P-1型巡邏機進行不間斷偵察。由于中國航母將啟用殲-15戰斗機執行防空任務,海上自衛隊未安裝對空雷達的偵察機將很難直接靠近航母。
在此類航行中,航母將進行艦載機戰術訓練和警戒飛行。因此,為了收集艦載機和航母的情報,海上自衛隊還需要輪流派遣擁有SPY-1D雷達的宙斯盾艦。中國航母戰斗群不可能一年365天在海上活動,因此日本現有6艘宙斯盾艦輪班執勤將不會過于緊張。但在10年以后中國航母數量增多且外海活動更為積極時,日本宙斯盾艦的輪班監視作業就將不再簡單。
未來,中國航母戰斗群可能穿越沖繩海域進入太平洋,并可能到達遠至伊豆群島(日本本州島伊豆半島東南部島群,屬東京都)附近的公海海域。不難想象,中國航母還可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內進行艦載機起降和飛行活動。這將根本顛覆航空自衛隊防空系統和緊急起飛系統的現有運作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