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亞太國家正購買大批隱身戰艦、攻擊型潛艇、巡邏艦、傳感器、雷達、導彈和無人系統,以對其海軍的水面和水下能力進行現代化升級。
上周在新加坡舉辦的兩年一度國際海事防務展及會議(IMDEX)可以明確說明這一點。
亞太地區占全球預計新船市場的25%左右,美國華盛頓一家海軍分析公司—海事分析與咨詢公司(AMI)國際副總裁鮑勃·紐金特(Bob Nugent)稱,“AMI預計,到2031年亞太地區海軍將總共花費1800億美元,亞洲和澳大利亞的新增海軍力量包括6艘航空母艦、128艘海陸兩用船、21艘輔助船、12艘輕型護衛艦、2艘巡洋艦、42艘驅逐艦、235艘快速攻擊艇、115艘護衛艦、34艘反水雷艇、82艘海上巡邏船(OPVs)、255艘巡邏艇和116艘潛艇。其中,韓國為145艘,日本為74艘。”
紐金特稱,從價值方面看,雖然美國仍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軍市場,但最近亞太地區超過歐洲成為世界第二大海軍市場。
到2031年,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將建造220艘新艦艇,總價值達260億美元。馬來西亞和印尼“被認為是該地區的二級市場,雙方都將繼續發展其本土的造船工業,并有計劃采辦大量護衛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