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是什么病 天才納什: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
納什生于1928年,30歲之前既聰明又努力,在年輕人里頗有成就,沒有出現任何精神癥狀,這正符合了偏執型精神分裂癥起病較晚的特點。其妻子回憶,在1958年納什30歲的時候,他的行為開始有些古怪,他堅信所有戴紅領帶的人都是一個政治陰謀團體的成員,并要加害自己,隨后納什還寫信給大使館稱這個團體要成立一個新政府,此時納什出現了偏執型分裂癥最具特征性的癥狀:關系妄想和被害妄想。
隨著病情的進展,疾病逐漸影響到了納什的工作和生活,妻子也提出離婚的要求。在一次演講上納什表現的詞不達意,自說自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里,同事們終于發現了問題,將他送入精神病院,醫生發現納什除了堅信一些錯誤的觀念并無法說服(妄想)外,同時還有敏感多疑的性格,他在獨處時還會聽到耳邊有人在和自己低聲細語(幻聽),并伴有輕度的抑郁情緒。于是納什被診斷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癥”。
納什在精神病院治療了9年,接受了藥物和胰島素昏迷治療等治療手段(這種治療手段現在早已停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安全高效的無抽搐電痙痙攣治療方式)。在患病以后,他并不承認自己的思維出了問題,并多次自行停藥。他堅信自己是對的,只不過大家不理解他的思維方式罷了,這也是精神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的現象——對疾病缺乏“自知力”。自知力是指患者對自身精神病態的評價,有的患者終其一生也沒有恢復自知力,這就是精神疾病最可怕之處,很多患者家屬也曾抱怨過,患者認為自己沒病并私自停藥,導致疾病反復加重甚至出現自殺、自傷、傷人等意外的經歷。
從納什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典型的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特點,這與一般人印象里精神分裂癥患者不同。他沒有目光呆滯,沒有主動攻擊行為,沒有衣不掩體,沒有蓬頭垢面,沒有到處撿垃圾。這一類型的患者通常起病緩慢,性格敏感多疑,精神癥狀通常表現為妄想和幻覺。妄想內容以關系妄想和被害妄想為主,患者會覺得別人的一舉一動都是針對自己的(關系妄想),有人跟蹤監視要殺害自己(被害妄想)等等,他們受妄想內容的支配做出一些另人難以理解的言行。比如,患者認為有“黑社會”監視自己,所以白天在家里把所有的窗簾都拉上,自己藏在被子里不敢出來;糜X主要以幻聽為主,如患者獨處時會聽到有聲音在耳邊咒罵自己,或是命令自己去做一些自己并不愿意的事情。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可以保持完好,能夠進行正常的工作生活,當然如果不進行治療,病情仍會慢慢惡化,如果治療及時得當,就像納什一樣,即便是精神分裂癥也擋不住“天才”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