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離開學新生報到還有一周多時間,河北美院里學生寥寥,婚紗照取景集中在了氣勢恢宏的學校南廣場。“天氣太熱了,平時每個周末起碼有幾十對新人在這里拍攝婚紗照呢”,保安大哥熱情地介紹道。學校分為南北校區,三大歐洲城堡式建筑位于南校區,坐南朝北,猶如一個“口”字,將“一馬當先之自由女神”雕塑包裹在其中。金色的陽光灑下來,高大的建筑物形成陰影,拍照的新人們就像是玩具小人被擺放在這或明或暗里,一切都是那么魔幻。
2014年,英國《每日郵報》一篇名為《現實中的霍格沃茨:中國大學的建筑》一文引起了外國媒體關注。當時仍在建設中的河北美院吸引了多家媒體的興趣,微博、朋友圈以及知乎等國內社交平臺上對它的討論十分熱烈。
“學校建筑只是為了吸引外界的注意。國際上知名的法新社也來采訪了”,河北美院校長甄忠義笑呵呵地對封面新聞記者說道。
不出意外,吸引眼球的效果很好,連從石家莊過來的出租車師傅一聽目的地是這里,就篤定地說道,“你是要去看城堡吧”。
節假日來這里的人越來越多。停車場掛著天津、山西、河南等外地車牌的汽車隨處可見;有些人拖家帶口前來參觀;三大城堡之一的“城堡酒店”預訂已到了9月下旬,不預訂根本沒得住。短時間內,這里聚集了各種各樣的人,五光十色,與學校外灰撲撲、大馬路形成鮮明對比。
現在,河北美院成了新樂市的名片,“城堡”也成了人們口中的河北美院的標志性建筑。
但是,僅有城堡是不夠的,定位“做夢者”的甄忠義說把學校建成中西結合的“集大成者”才是他的夢想。
中等身材的甄忠義梳著發髻,花白的長發扎起來,長度及腰,穿著灰色長褲,米白色的中式短袖,腳蹬皮鞋,上面有些灰塵顯得有點舊了,臉龐黝黑,說著一口新樂本地方言。
“我對建筑很感興趣”,他說,“借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國外辦展的機會,我參觀了國外許多大教堂,比如德國的科隆大教堂。我當時就在想,終有一天我要把這些建筑都照搬回國內”。
“可是,當時聽到這個想法的外國人都表示不敢相信”,“和別人擰著干”的甄忠義卻從2009年開始將想法逐漸付諸于實踐。
由于小時候一次在課堂上被老師罰站,自尊心很強的甄忠義決心開始自學畫畫。雖然從來沒受過專業訓練,但經過勤奮的練習與刻苦學習,他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成為了“朦朧派”創始人。
不同于“朦朧”畫派初看一團模糊、淡色墨氤氳紙上的畫風,甄忠義清清楚楚、一筆一劃地描摹出了他夢想中城堡的圖紙。
但是,在他看來,對整個學校的建筑有些滿意,有些感到不滿意。“設計與真實施是有差距的”,坐著快艇,穿過學校的人工湖“地中海”,向隔湖相望的城堡中式建筑“雞鳴古城”駛去時,甄忠義遠遠地望著在建的古城說道。
與湖這邊城堡、沙灘、鐘樓、荷蘭風車等歐式建筑不同,園林、亭臺樓閣、萬佛塔、文峰塔、古城式的中式建筑讓整個學校畫風突轉,其中,雞鳴古城、萬佛塔與文峰塔是學校目前在建的重要工程。
這三大工程無一不體現著甄忠義想要“集大成”的思想。
據他介紹,修建文峰塔耗時將達到10年,投入甚多,包括以優厚的研究生待遇來挽留雕塑專業的?、本科畢業生,讓他們參與建設;萬佛塔則請來了來自四川綿陽的民間藝人進行總設計,將仿照龍門石窟、云岡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建造和雕刻。
“未來我還要修建三座大教堂,巴洛克式的、哥特式的都有”,他雄心勃勃地規劃著,“學校的大門以后要改到另一邊,正在修建的游客接待中心將被水覆蓋,人們通過玻璃棧橋走進去,然后通往地下”。
不同于朦朧的畫派,甄忠義正明確著自己對夢想中“美術帝國”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