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木虱王嗎?據說它能傳播一種新型艾滋病的疾病,它也叫錐蝽,是美洲錐蟲病的傳播媒介美洲錐蟲病會對人類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并且危及生命,目前在全球的擴散不容忽視。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市疾控中心表示,希望通過“找蟲”掌握該病的媒介狀況,為實施高效準確的防控提供依據;“找人”可以使有需要的人得以及時診斷及時治療,避免出現危及生命的風險。對找到錐蝽的居民,經確認后疾控部門將提供每只8元的獎勵金和健康咨詢服務
美洲錐蟲病難被發現,可隱匿長達二三十年
據介紹,錐蝽因頭部狹長似錐而得名,成蟲體長25毫米左右,橢圓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側緣有紅或黃斑。錐蝽的若蟲和成蟲都會吸食人血,因為專門叮咬人的面部,喜歡尋找皮膚較薄的區域下口,如唇部、眼瞼等,所以也被稱為“接吻蟲”。
在廣州,錐蝽被俗稱“木虱王”,經市疾控中心小范圍調查了解到,在市內多個區都有市民見過類似錐蝽的昆蟲,有被叮咬的案例。2016年,在臨近廣州的順德,發生一起錐蝽叮咬人事件,經調查,這是在順德首次發現并記錄紅帶錐蝽。
錐蝽是美洲錐蟲病的傳播媒介,須對美洲錐蟲病在全球的擴散引起重視。美洲錐蟲病以拉美地區最為嚴重,但隨著全球化進程,該病已經擴散到了北美洲、歐洲、大洋洲,亞洲的日本也已出現病例。
而錐蟲病的隱匿性極強,隱匿期長達20年~30年,人類感染后不容易被發現,如未能及時治療,將對人類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危及生命。具體來說,錐蟲病急性期的表現有發熱、顏面水腫、淋巴結炎、貧血等。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巨食管炎、巨結腸及肺、腦栓塞甚至猝死等發生。錐蟲病確診率低,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并且到病程晚期沒有特效的藥物,因此,有學者甚至把它稱為“新型艾滋病”。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錐蝽分布的地區,錐蟲病可經各種途徑傳播,出入過拉美地區的人員均有可能被感染。市疾控中心介紹,錐蟲病傳染源一旦輸入,極有可能造成本地傳播。因此,市疾控中心呼吁“要趕緊找蟲找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