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遺址是越來越容易被發現了啊,以前基本上都是在陜西那一帶,基本上都是些古墓之類的,現在發現了釀酒的作坊遺址,看來南方還是有所不同的,所以這釀酒技術是從哪里先出現的呢?先別糾結這個了!
有記者從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近期在濉溪縣發現一處明清時期釀酒作坊遺址,發掘面積3000平方米。 該作坊遺址位于濉溪縣城關鎮北關的沱河路北側,去年在工程施工時意外被發現。截至目前,在遺址內發現了比較完備的蒸餾酒釀酒設備系統!
明清時期,可以說是距離現代中國最近的朝代及時期了!而以前的釀酒技術可以說也算是不錯的吧!而在這個遺址當中居然有了蒸餾釀酒的設備及系統,這真的是古代人想出來的嗎?
發掘現場領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陳超說,根據文獻記載,發掘區域是清代至民國時期的祥源、大同聚和魁源三個糟坊。截至目前,在遺址內發現了比較完備的蒸餾酒釀酒設備系統,包括 3 個蒸餾灶,1 個冷凝池,3 處曲房,2 處晾堂,30 余處發酵池等。出土文物約 600 余件,有酒壇、酒杯、酒瓶、酒盞、煙嘴、鼻煙壺等。
“ 這是國內經過科學考古發掘的第四處釀酒作坊遺址,面積全國最大。另外,遺址內發現的釀酒的設備較齊全,保存比較完好,全國稀有,較全面地反映了皖北乃至中國北方蒸餾酒制作工藝。” 陳超說,另外三處是江西李渡燒釀酒遺址、四川水井街釀酒作坊遺址、四川劍南春釀酒作坊遺址,時代從元代到近現代。濉溪釀酒作坊遺址時代是明代晚期至民國,并且延續到近現代的工藝,沒有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