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社會萬象 >

社會再冷漠八卦不能停?這些日常生活中潛在的心理學影響你了解嗎

來源:壞男人網整理2023-12-20 13:57作者:加蕓

生活中有很多看似無關心理學但卻可以可以被心理學解釋的行為,想要解決這些問題,了解它對應的心理作用就能知道從何下手解決啦!

1. 做夢和健忘?

根據Cricco et al. (2001) 進行的調查顯示,失眠是造成認知功能退化的因素,若失眠的情況發生在年長人士身上更會導致阿茲海默癥 (Osorio et al., 2011) 。那失眠究竟為什么會導致認知功能的衰退呢?答案就在夢里。真實的夢境都是在我們進入到深度的REM睡眠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時發生的,而REM睡眠也是整個睡眠循環中被稱為 “恢復性” 或 “還原性” 的階段;大腦在進入這個階段時就會通過夢境開始處理一整天累積下來的信息、記憶和情緒(所以噩夢也通常代表著白天生活里的壓力,恐懼和焦慮)。當一個人因為失眠或睡眠品質差而沒有經過這個階段時,一天天累積下來的記憶、資訊和情緒將不會被處理和規劃 (processed and organised) ,初步形成健忘、無法專注和情緒低落等問題。

2. 我們能夠在一秒鐘里處理超過一件事情?

不完全行哦,大腦的連接和結構并不允許我們同時進行多樣任務(multitasking),我們自認為的multitasking不過是大腦在任務之間快速切換罷了,切換得越快效率自然會高,所形成了我們能夠同時進行多種活動的錯覺;但如果我們同時看書和看電影、一邊開車一邊回復訊息、一邊接著電話一邊認路,切換任務一旦不順暢就兩邊都做不好,原本可以100%投入在一件事上,結果 “同時” 做了兩件事以后兩邊也只得到30%的投入量,一天下來反倒一事無成。

3. 不想八卦會影響社交嗎?

根據Dunbar (2004), 2/3的對話由閑聊八卦(gossip)組成。”Without gossip, there would be no society. In short, gossip is what makes human society as we know it possible.” 我們除了通過這些細碎的聊天得到關于別人的最新資訊以外,和誰gossip也是區分“我們”和“他們”的關鍵。如果A提起一個八卦時B與他立場相同,那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成了 “朋友”,除了建立初步的關系,也是大腦快捷地對一個不熟悉的人有基本認識和下結論的方式——“他對這個話題也感興趣(eg. 遇到一個不能獨立完成工作的同事)”-“而且我們有一樣的看法(eg. 自己的工作不應該一直麻煩別人)”-“我們有同樣的價值觀(eg. 只要自己能力可及不會求助)”

結論:“他應該懂我,那我們是同類人!“

通過gossip,A知道了B屬于“我們“(in-group)而那個“同事”則成了“他們”(out-group)。

4. 抖音、微信、微博, 我只想從天亮刷到天黑?

一個視頻只需要15秒,我們還沒有開始投入或專注就已經結束了,而且永遠有看不完的下一個。心理學家亞當·阿爾特例舉6項造成上癮的要素之一就是:懸而未決的緊張感,對應心理學家布爾瑪·蔡格尼克提出的“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15秒的抖音視頻因為不能完整呈現一段配樂、完全展開一段故事情節,使用戶對于不完整卻戛然而止的記憶印象深刻,所以一直想要點開app,去完成那些被大腦認為“還沒做完”的事,無盡地用下一個視頻來填滿突然結束的空洞。

像微博等等,用戶通常是覺得每次點開都有新驚喜——偶像發了自拍、朋友發了帖、網上突然掀起什么潮流、自己追蹤的賬號更新了、別人正在過著自己向往的生活——感覺只要超過1小時沒點開,就會錯過很多事情,也因為每次點開的不可預測性,大腦受到了多巴胺分泌而產生的“間歇性變量獎勵“(intermittent variable rewards),使我們不斷追求這種“無法抵擋且無法預知的積極反饋”。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