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小板凳上的男人”
49歲的郭振璽是山東汶上人。16歲考進山東大學物理系,畢業后曾入伍于濟南軍區服役,后來考取蘭州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生。1990年7月,郭振璽進入原廣播電影電視部辦公廳工作,1992年調入央視經濟部擔任記者、編輯,1998年進入廣告部工作。那么。郭振璽情人是誰?老婆是誰呢?
2001年5月,郭振璽出任央視廣告部主任,央視廣告運營從此由“坐等廣告”變為“走出去拉廣告”。他經常說,自己不是理論家、學院派,是個實干派。但他每年對央視廣告運營的策略都有精準的洞察與概括。2002年,郭振璽提出投身經濟主戰場,抓好“三個代表性的重點工作”:一是抓好重點地區的開發,擴大廣告客戶群;二是抓好重點行業的開發,優化廣告客戶結構;三是抓好媒體資源創新,形成廣告經營新的增長點。他還曾提出廣告經營的“腰部戰略”,即通過扶持行業第二、第三梯隊,迅速提高其知名度,拉動銷售,從而達到刺激第一梯隊廣告投放的效果。這些戰略對央視廣告的發展無疑起了重要作用。
在央視人的眼中,郭振璽大膽但不失精明,個矮卻有強大的內心。一位央視員工說:“他開會從來都是只講三點,條理分明,句句都是要害。”
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參加的一次會議上,郭振璽一上臺便拿自己的身高開玩笑,說自己是站在“小板凳上的男人”。因為每次上臺前,他都不忘讓服務員搬個小板凳放在講臺后,這樣后排的聽眾才能看見他。
2005年起,郭振璽同時擔任央視經濟頻道總監和廣告經濟信息中心主任,2009年后不再主管廣告業務,只擔任財經頻道總監。
一位財經記者談到對郭振璽的印象時,說:“我跟郭振璽見過幾次,并在2006年有過一次比較深入的采訪,我個人對他的評價是相當正面的。當時,央視廣告招標金額雖然沒有達到如今的近160億,但已很不錯了。從2002年的22億,到2006年的50多億,郭振璽的貢獻顯而易見;不僅如此,在他的推動下,央視每年都進行‘年度經濟人物’評選,火熱程度不亞于如今的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所以郭振璽出事,我感到惋惜。”
環球人物雜志記者也曾面對面采訪過郭振璽。那是在2009年2月初,郭振璽主動邀請了一些財經記者采訪他,主題是關于央視歷年對達沃斯峰會的報道成果。在采訪時,郭振璽特意請了一些財經界的大腕來談對達沃斯的重視程度,之后,郭振璽對央視達沃斯報道的優勢和成果進行了總結。在整個采訪中,郭振璽并不高調,甚至有些低調,處處把功勞歸功于團隊。他還高度評價了中國企業家積極踴躍參與達沃斯峰會的精神,顯示出其說話、做人的老到。特別是在談到個人的價值觀、財富觀時,郭振璽說,他40%的時間都在跟企業家交流,若不是在央視這個位置上,既不可能接觸這么多優秀人才,也不可能受到如此尊重。采訪結束時,郭振璽非常有禮貌地與記者握手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