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社會萬象 >

老人每天給住院的妻子寫情書 你一臉笑值千金

老人給病妻的100封情書

來源:小編整理2025-02-08 12:31作者:cyw123

老人給病妻的100封情書

兩人彼此陪伴62年

精神頭兒好時,李河清會坐起來靠在床頭上,借著陽光讀那彎彎扭扭又不失工整的字,一讀就是半天——兩人彼此陪伴,已是第62年,此前從未分開,從李河清住院那一天開始,吳自謙幾乎每天寫一封信,讓兒女轉交。

“昨日我強烈要求兒子帶我來看你的,見到你疲倦入睡,我只好離開,見到你氣色還好,我放心了……”吳自謙在信中寫道。

牽掛的信 “估計冬天一關好過的”

李老師:早餐我吃的是杭州桂花小桃酥,喝的是龍井茶,味道好極了?上宜钟擦它c,怪自己牙齒乏力。

小萌(女兒,記者注)前天想看看我給你寫的條子,你怎么只是搖頭,不點頭?請你快把我的條子給她看一看,我上面寫了你要什么冬衣。你指點一下,好給你送來。估計冬天一關好過的。

兒女都勸我吃好一點,吃多一點,老酒也可以喝一點(從你住院后我基本上不吃了,只是招待家人喝了一杯五年陳花雕)。

冬天沒有什么了不起,成都根本不下雪,杭州已經雨雪紛飛了。

2015年11月14日上午去年4月27日,李河清在廚房不小心后仰摔倒,頭部著地,當即被送往醫院搶救。在脫離腦水腫等危險后,她因肺部感染等并發癥,住進了醫院呼吸內科搶救病房。

去年11月11日晚深夜,她的喉中發出嗡嗡聲,整個人滿臉漲得通紅,額頭滾燙。醫護人員立馬為她吸痰,反身拍背,再戴上呼吸機,經過兩個多小時搶救,老人挺了過來。

在過去的一年里,吳自謙與老伴見面不過三次,因為他的腿腳已無法走太多的路。

“我只好寫便條來安慰你、鼓勵你,表達我的關懷、思念;給你通信息,讓你安心養病。”吳自謙在信中說。大概從去年8月開始,他開始給她寫信,天氣變化、家長里短,更多的是鼓勵的話,以及鼓勵之后的牽掛。直至如今,已有近百封。

“請你快把我的條子給她看一看,我上面寫了你要什么冬衣。你指點一下,好給你送來。估計冬天一關好過的……冬天沒有什么了不起,成都根本不下雪,杭州已經雨雪紛飛了。”過了三天,在病最嚴重的時候,她收到了老公這樣的安慰。

“我去看她,她沒有醒,會不會不行了。”冬天的某個晚上,吳自謙給女兒吳曉萌打去電話,電話中他不由得哽咽、啜泣起來。吳自謙當年是位軍人,性格堅強剛毅,而在他88歲的此時此刻,突然在女兒面前脆弱起來。直到第二天,他從保姆口中得知妻子張開了眼睛,精神恢復得不錯,他又喜笑顏開起來,繼續寫信。

老人給病妻的100封情書

傾訴的信

“開心不到十分,因為你不在身邊”

昨日,女、兒、媳三人陪我去看盛開的油菜花,使我得到六分開心,還不到十分。因為你不在身邊。

兒、女都批我為什么不好好看花,看我倆兄妹干什么?因為我看了他倆都像你,更使我記掛你。后來我想通了,聽他倆的意見,集中心思看花。裝得也快樂,吃得也好,免得他們不開心,你知道也不快樂。以后有機會用輪椅也把你帶去。

越劇好聽吧!這是“麻煩”(一位親人,記者注)的功勞,好福氣呀!萬里之外,太平洋西邊有人關懷你。

在老人的兒子和女兒眼中,“父母親的一生就是最平凡的、相濡以沫的一生。”

吳自謙和李河清都是杭州桐廬縣人,自幼相識,青梅竹馬。后來,吳自謙從師范學院畢業后,入伍當兵,后跟隨部隊至川渝地區。1978年,他從成都軍區轉業至地方,從事管理工作。而李河清在1954年同吳自謙在重慶結婚后,從杭州轉到成都做小學教師。

兩位老人單獨說話時,都是杭州的吳儂軟語,兒女聽不太懂,有時也會反抗,但對兩位老人并沒有用。在兒子吳玉印象中,父母親屬于慈父慈母,家中事務多是母親操辦,“母親常常嫌棄我爸不能干。”吳玉說,兩人也偶發爭吵,吵架時父親就轉身離開,不做聲,等母親嘮叨完了,兩人的氣也慢慢消了。

吳自謙每次給兒子電話,幾乎都是關心妻子,“你媽的情況怎么樣了?有沒有拉肚子?痰多不多?信讀了沒有?”在聽到兒子“讀了”的回答后,他在電話那頭簡單地應了聲“好嘛”,這其中包含的想念、孤獨與脆弱,恐怕只有老人自己承受。

在老伴兒入院的一年時間里,吳玉說,已經給父親換了6個保姆。“父親說,他對保姆只有一個標準,就看是不是認真在給母親做飯,原話是:‘對我的照顧無所謂,只要對老太婆好就行。’”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