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當越來越多的手段已經被破解后,還是會有層出不窮的工具出現。為了防止作弊,很多地方的考場已經不讓攜帶橡皮、手表等文具或工具入場。與此同時,反作弊手段也越來越先進。
考場驗證 多地引入“人臉識別+指紋”
此前教育部下發的通知中特別明確,要結合各地實際,采用二代身份證現場報名確認、現場采集照片和指紋或指靜脈等生物特征、及時進行信息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
各地目前也分別升級作弊防控系統。北京、四川、湖北、廣東等多個省份今年高考都將采用人臉識別+指紋識別雙重技術確認考生身份。每個考點都將配備身份核驗終端,考生進入考場時需要在終端設備上同時完成刷身份證、按捺指紋、人臉拍照,并且與之前注冊信息進行聯網比對,三者核驗均通過,才能予以參加高考,整個身份驗證過程不超過30S,大大節省了考生排隊時間。
多地禁戴手表入考場
去年高考期間,福建、湖北、安徽等省份紛紛明確,禁止佩戴手表入場,考點統一配置掛鐘。今年高考,不少地區依然對手表下了“禁令”。如,湖北方面表示,將繼續實行考生入場安檢,為所有考場配備無聲掛鐘,禁止考生攜帶手表等計時器入場。
海南今年也首次明確要求考生不得攜帶鐘表 (含手表)、文具盒等物品進入考場。同時,為防止考生在考試過程中借上廁所的機會作弊,該省考試局明確要求,各考點要安排專人對洗手間進行手機、書籍等物品的清理。海南還要求,在考試過程中,如有考生如廁后返回考場,監考員應在視頻監控下用手柄式金屬探測器 (聲音設置為震動報警模式)對考生重新進行安檢,確認無違禁物品后,考生方可進場繼續考試。
高考舞弊違紀將“記檔”
根據去年1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這意味著,今年新刑法實施后的首個高考,組織作弊者最高將被判7年有期徒刑。
《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也規定,18種行為屬于高考作弊。考生有考試作弊行為之一的,其所報名參加考試的各階段、各科成績無效。
其中,組織團伙作弊、替考等4種行為,視情節輕重給予暫停參加該項考試或各種國家教育考試1至3年的處理。攜帶規定以外的物品進入考場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未在規定座位參加考試等9種行為將認定為考試違紀,考生有考試違紀行為之一的,取消該科目考試成績。考生故意擾亂考點、考場、評卷場所等考試工作場所秩序等行為,將被終止繼續參加本科目考試,其當次報名參加考試的各科成績無效。
其他反作弊工具
隱形耳機探測儀:隱形耳機探測儀也被成為“監考大師”,是一個比煙盒略大的儀器。能夠探測無線信號,并能對信號進行監測、定位、監聽和錄音。若有人使用隱形無線耳機,還能確定其具體位置。
信號屏蔽器:使得信號傳輸失敗。
金屬探測儀:考場上使用各種金屬探測儀對考生進行檢查,防止作弊工具出現。
無線電監測儀:工作人員手持無線電便攜式頻譜儀監測無線信號傳輸跡象。
手機定位監測系統:這是一種學生自己發明的手機定位監測系統?荚囘^程中若打開手機,定位終端系統將精確定位正在使用手機的考生,并在一秒內,將考生座位號與個人信息上傳至講臺主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