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熱點資訊 >

越戰越勇杜振華個人資料簡介 自創龍鳳棍收徒千人出彩中國人

來源:小編整理2025-04-03 16:00作者:Mao

能上越戰越勇這個舞臺的人,真的是有很多很優秀的選手,比如這位杜振華巧耍龍鳳棍就非常的出名,如今已經72歲的年紀了,在他60多歲的時候就獨創25式“龍鳳棍” 徒弟近千,曾經參加過《出彩中國人》在節目現場帶來陜北民歌《咱們的領袖毛澤東》!

龍鳳棍的起名由來

主持人介紹這位杜大叔已經七十二歲了。龍鳳棍是他自己的發明!如何想到龍鳳棍這個名字,因為別人經常問,他就說叫兩個小光棍打一個老光棍,瞬間被人嫌棄了,之后又改成棍打棍,還是不好聽,他就琢磨著有文化的名字,想了三天三夜,才想起來,又有龍又有鳳,就叫做龍鳳棍!這個棍名字好,響亮!

“蒼龍出世、龍飛鳳舞、右龍擺尾、左龍擺尾……”帶著三根棍子,省會石家莊67歲的杜振華老人已經成為一位“名人”。十余年來,其自創的25式“龍鳳棍”令人驚嘆不已,很多人在聽說他的絕技后,慕名前來學習,如今,杜振華老人的徒弟也已近千人,參加了國家級、省級不少節目和比賽,而近日,杜振華又登上了央視《出彩中國人》石家莊區域海選的舞臺,贏得了眾多評委的贊嘆,被稱為“燕趙大地上的健康發明”。

他揮舞著手中的三根棍子,做出翻、轉、拋、接的動作,玩得不亦樂乎,這就是“龍鳳棍”,由兩根木棍和一個纏了自行車里帶的塑料管制成。杜振華年輕的時候就好運動,曾是單位文藝活動的積極分子,1998年退休后,杜振華依然閑不住,成天琢磨著找點事兒干,每逢早起和午后,杜振華老人都會去公園鍛煉腿腳,“剛退休那會,我玩過一陣子抖空竹,但覺得場地受限制,所以就琢磨著玩點兒別的。”

“后來,我從京劇;尩膭幼髦械玫届`感。”杜振華說,他是個老戲迷,年輕的時候還學過戲,沒事兒就好看個京劇表演,他也想把棍子耍出花樣。當時,他把一根拖把柄截短,又折下兩根法桐枝,然后試著讓拖把柄在兩根樹枝間跳躍。

“剛開始根本就玩不好,左右手腕都被棍子打腫了。”杜振華說,可他并沒有放棄,并逐漸摸到了門路:“長棍長度控制在73厘米左右,短棍控制在65厘米左右。這樣的比例剛剛好,不然很容易打著打著就打到手了。”

從那時起,每天石市平安公園的小廣場就會出現杜振華老人的身影。經過四個月的堅持練習,他將三根棍兒越玩兒越熟,自創的幾個基本動作玩熟后,他就想為自己發明的這套新型健身項目起個名兒。“三根棍子是兩短一長,我將短棍命名為‘鳳’,長棍則為‘龍’,‘龍鳳棍’這個名字既好聽,又形象,還帶有中國特色。”

幾度“升級換代”的“龍鳳棍”

杜振華說,“龍鳳棍”他一共創作了25式,越往后動作越難,比如“右龍擺尾”和“左龍擺尾”需要左右手交叉,用手中的短棍接住長棍。這不僅需要精準地把握重心,還需要雙手靈活。“難度越大,也越驚險,不過耍起來也更有看頭。”杜振華說,這些年來,他一直在不斷地將這一運動的動作拓展、延伸,從最初的上下拋、左右打、單棍挑、雙腳踢到現在已創編出25式動作,滿足了需求。“玩這個真是既練手又練腳還練眼練腦,舒筋活血,對老年人的身體很有好處

同時,那根長棍也在他的手中進行了“升級”,完成了從最初的墩布把到后來塑料管纏自行車輪胎的“蛻變”。“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自行車胎纏上塑料管的長棍具備一定彈性,打起來更好看。”杜振華說,長棍經過了四代改良,一開始他用拖把柄,后來改為梧桐木,第三代是一寸管,現在是四分管外套自行車內帶。“通過14年間不斷摸索,我找出來了長短棍的最佳長度、材質,既能讓棍輕易玩起來,又不影響動作。”

而杜振華的表演早已經不再局限于棍子,2009年12月,杜振華拿著這套自制裝備,打算參加電視臺的節目,“人家說光耍棍子太單一,讓我想個更有難度、更有挑戰性的表演方式,這才會更有競爭力。”聽人這么一說,杜老先生回家后就一直在琢磨,“老伴在廚房煮粥,不斷用勺子在鍋里翻攪,看著看著我就想,這勺子不錯!可以耍著試試!”杜振華顧不上吃飯,蹬著自行車直奔南三條,買回3把勺子和1把鏟子,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耍了起來。

“剛開始也是玩不好,因為掌握不好重心,勺子還摔壞了好幾個。”杜振華說,后經反復摸索,他終于把勺子玩兒得跟玩棍兒一樣好了。“之后我又買了個笊籬,發現也能玩起來。”杜振華說,從那以后,他不再局限在幾根棍子中間,開始嘗試各種各樣的新設備,掃把、蔬菜等等都成了他表演的新裝備。

“燕趙發明”引來徒弟近千

在老人的指導下,記者也嘗試著玩起那三根棍子,但幾次嘗試后,都失敗了。“玩兒這個可是有技巧的,我還給基本動作自創了一整套口訣。”杜振華笑瞇瞇地說起其中一段口訣:“水平加平行,打點要固定……”他遞給記者一張口訣表,邊說邊演示。

隨著杜振華老人帶著他的龍鳳棍到公園里鍛煉身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被這一運動吸引,逐漸加入到玩龍鳳棍的隊伍里來,從此杜振華就肩負起了“教學”的任務。杜振華老人說,他教出的學生少說也有七八百人了,有的學了三四年,有的學了幾個月,年齡從四五十歲到八十多歲都有。

“那個玩棍子的老人我知道,以前天天在這兒練呢,我也跟著練過!”在石家莊市平安公園散步的劉老先生說,隨著杜振華“龍鳳棍”玩得越來越漂亮,他已成為了這一帶的名人,大家可能叫不出他的名字,但只要提起這位玩棍子的老人,從平安公園內的清潔工,到經常在這里鍛煉的市民,無人不曉。

“還有不少外地的來學,有唐山的、河南的,還有云南、內蒙古的……來客遍及大江南北,還有不少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的友人。”杜老先生掰著指頭說,2010年夏天,他還去軍營當了“教官”,教那些戰士們學習巧耍“龍鳳棍”。“當時高炮旅在為八一建軍節準備節目,找到了我,將基本動作教給了戰士們,其實,這次經歷讓我很高興,一下教了那么多戰士。”

演藝經歷

1999年開始“練棍”,2005年創出基本招式,2006年開始,杜振華就儼然已成為“名人”,在省、市電視臺春節晚會等節目中亮相,2012年,他和兩位朋友又以“燕趙龍鳳棍”為名,代表河北省參加全國老年人健身項目創新交流大會,并獲得最佳創作獎等多項榮譽。

登上了央視《出彩中國人》石家莊區域海選的舞臺,幾分鐘的表演贏得了眾多評委的贊嘆。 “我的表演大約5分鐘左右,大家看得很樂和。”杜振華說,這次比賽老伴也特別支持,演出服也是老伴親自做的,用亮片在演出服上貼出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龍。

“這應該可以被稱作‘燕趙大地上的健康發明’,不僅僅是表演,而且耍棍需要抬頭扭腰,還能鍛煉身體,最主要的這是一個體現了中國特色的獨創,非常精彩。”評委之一、電影《情笛之愛》的主創姜萍就說,杜振華的表演贏得了一致好評,她和很多工作人員也想學學。“一個60多歲的老人自己創造出這么精彩的棍法,并且一直堅持,我覺得太不容易了,我剛剛完成的電影《情笛之愛》是一部反映兒童夢想的大型音樂舞蹈故事片,講述了一位艾滋病兒童追逐夢想的故事。而《出彩中國人》這檔節目是為老百姓提供實現夢想的舞臺,這可以說是不謀而合,可以說,這個舞臺,是為石家莊百姓提供一個‘夢’的跳板,挖掘更多像杜振華老人一樣的石家莊人才,讓更多出色的石家莊人走到舞臺上,展示自己,表達自己,完成自己的夢想。”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