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文憑,電競從業者的職業選擇有望更加寬廣。由于電競專業并非只為培訓職業游戲選手設置的,受過管理學和計算機技能培訓的選手,在退役后成為電競俱樂部管理、運營者的可能也大增。電競行業想要告別“不務正業”的標簽,需要保證它的從業者能憑借相應的知識能力“吃飽飯”,甚至借此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創造某方面的社會價值。另一方面,方興未艾的電競行業本身也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開設一個針對行業需求輸送人才的專業,正是電競市場規范化的開始。退役選手做老師?設立專業的消息出來后, WCG2005/2006 魔獸爭霸項目世界冠軍、被稱為“人皇”的 SKY 李曉峰第一時間轉發了相關的微博并興奮評論稱:“無數次在幻想的這一刻,終于開始了。”同時,李曉峰還透露了任職電競教師的想法:“這兩天有好多人因為電競教育的事情找到我,邀請我去他們即將合作的學校里去任職。大家說,如果有機會一定要選個學校的話,你們覺得哪個學校的風格比較適合我去教課?”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電競項目負責人李愛龍也表示,他們得到了很多職業俱樂部與職業選手的支持。“很多選手甚至愿意不要工資來當老師,因為大家都等了很久,都有把原來自己的遺憾變成推動項目做下去的動力。”李愛龍說。
(IG 電子競技俱樂部副總裁藏馬在微博上公布了一張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的“電子競技專業教師表”照片)和高呼“終于夢圓”的李曉峰不同,對該專業的意義和前景并不看好的聲音也不在少數。比如電競專業方向細分是否有競爭力?電競金融方向和一般金融課程區別在哪里?如果電競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不再從事電競行業,他們學習的專業知識是否有普適性?對此,丁東淡定地指出:“(《通知》)可以說是電競的發展從國家的層面給了積極的引導,畢竟在拉動消費、帶動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體育已經成為重點領域,而電競作為具有很強消費引領性的新興體育項目,會得到更多部委在政策上的引導。”題圖自:Emaze
插圖自:IG 游戲、鳳凰游戲、k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