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李商隱是男是女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著名的男性大詩人,他為人情感豐富,詩作中含有大量情愛題材,且他筆下的情詩時常站在女性的角度,通過女性視角來描寫情感糾葛與懷春愁思,均刻畫得惟妙惟肖,十分傳神且動人,因此難免使讀者對他的性別身份產生疑惑。
李商隱 塑像
李商隱作為這樣的一名情圣,他的愛情經歷自古以來是專家學者們十分關注的一個方面,尤其是他眾多無題詩中表現出來的撲朔迷離的感情,李商隱向來對自己的生活以及想法有所掩飾,在詩作也極少會直言表達自己的意圖,因此對于他私人的感情生活向來是猜測多于實證,然而盡管如此,世人依然對此津津樂道。
李商隱是個多情男子,除了他的初戀柳枝以及妻子王氏外,他還有不少邂逅經歷。他的作品中有一個出現過多次的名字即宋華陽,據悉李商隱在玉陽山修行道術時,曾經與一位服侍公主并隨之一同入道的宮女一見傾心,兩人雙雙墜入情網,開展了為期兩個多月的偷歡私情,后來由于此事被發現,李商隱只好出山,而宋華陽也被遣送回宮。這段感情在李商隱寫給宋華陽的相關詩作中也有隱晦的記載。
當時的年代由于道、宮之間向來有交往的慣例,因此李商隱在作為羽士入宮的時候,還曾與一對名為鸞、鳳的姐妹花宮嬪產生過情愫,并進行了多次密會,難以自己。這些經歷均能在李商隱含蓄的記敘中找到痕跡,可見李商隱真是個十足的情子。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也叫李義山,號樊南生,晚唐年間著名的詩人,原籍是河南沁陽,后來祖父一輩遷至河南鄭州地區。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與溫庭筠并為“溫李”,是晚唐時期甚至整個唐朝中為數不多的執意追崇詩意境美的一位詩人。
李商隱 畫像
李商隱出生時,家父為獲嘉縣官,后來父親去世他便隨母親回到家鄉,生活十分艱難。李商隱作為家中長子,便為人抄些經書補貼家用,曾追隨堂叔學習,十六時已有一手好書法和好文筆。829年,李商隱結識了白居易等前輩,且受到令狐楚的賞識與教授,因此在這幾年間李商隱勤奮好學、積極應試,結果屢考屢敗,寫作上由散轉駢。后來李商隱在王屋山學道幾年,對他的一生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后李商隱開啟了他艱難的應試之路,837年,李商隱中進士入官,其思想觀念屬儒,胸懷大志,但由于屢屢失敗懷才不遇后因此詩歌逐漸表現出不滿,對于黑暗政治的批判深刻有力。后來李商隱因為婚姻而陷入了牛李黨派之爭,被批為背叛去世的恩師令狐楚,在官場上備受屈辱遂辭職。
后來李商隱回到秘書省任職,遭遇母親去世于是回家守喪,這是李商隱政治生涯中的致命一擊,后來岳父去世,李商隱的境況更加困難,于是盡量調整心態,減淡政治興致。后來守喪結束,李商隱重回秘書省,在權力爭奪中被排擠壓制,他一心從政卻不得不接受仕途已到末路。
851年,李商隱妻子去世,二人雖聚少離多,但夫妻感情很好。后來李商隱被邀請到一個待遇不錯的推官上任職兩三年,辭官回鄉閑居。
李商隱一生由于岳父與恩師的關系,在牛李之爭的夾縫中難以生存,備受壓制官場失意,郁郁不得志,大致于858年病逝鄭州。
李商隱與杜牧合稱
李商隱杜牧合稱“小李杜”,兩人均是晚唐杰出詩人,他們的詩歌主張實踐,不僅是對傳統精神的繼承,更是對未來詩歌的發展提供了依據,對宋詩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唐詩轉向宋詩的過程中起到借鑒作用。
李商隱杜牧
李商隱的詩詞結構新奇,風格也非常特殊,在寫一些愛情詩的時候,那種纏綿的感受為人傳誦,但由于他作詩風格隱晦,后人有時難以理解。
李商隱的詩歌集大家所成,他有李白的浪漫之情,有杜甫的沉郁之思,還有李賀的奇思妙想,他的詩句有時清麗,有時又略顯濃艷,因為他的詩歌大多情感飽滿豐富,抒發自己意志的時候,大膽敢言,能說別人不敢說的話。
無題詩更是李商隱首創,據說白居易非常欣賞李商隱,歷代想要模仿李寫詩風格的人都失敗了,如今我們仍舊可以發現一些其他詩人寫的詩歌中有李商隱的影子。
杜牧的詩歌就比較好概括,他的詩歌內容豐富,從寫景到抒情,寫詩的風格也是清新自然,杜牧在七言絕句的表象上尤為突出,除了詩歌,杜牧在賦。和古文的創作上都有較高的成就,他認為寫文章要以意為主,杜牧能很好的吸收前人的優秀經歷,并用在自己身上。
他的古體詩受杜甫影響,題材廣闊,他的近體詩卻表現的清新脫俗,晚唐詩歌有這樣一個趨勢就是藻繪綺密,杜牧受到時代影響,免不了也有注重辭采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