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父親
?杜甫的父親為杜閑,其父曾任兗州司馬,是為著名詩人杜審言的兒子,而正如杜閑的名字,一個“閑”字好似概括了他的一生,有著如此出名的父親和兒子,杜閑越顯的默默無聞,無所作為,歷史資料關于他的記載也是少之又少。
杜甫畫像
杜閑于公元682年出生,為杜審言的幼子,在他35歲的時候為郾城尉,后得以提升在公元732年的時候任職為奉天令,在五年后便遷徙至京兆杜陵,時任兗州司馬。
杜閑在他28歲的時候與原配妻子崔氏結婚,兩年后便共有一子為杜甫,杜甫也是杜閑的長子,但可惜的是生下杜甫不久,崔氏便病逝。遂杜閑復娶二室盧氏,杜甫好似對繼母并沒有感情,他的成長過程中扮演母親角色的是他的姑姑,并非盧氏,遂在其詩歌中鮮提及繼母盧氏。
杜閑在公元741年便病逝,享年59歲,這可以說是杜甫人生中的一個重大打擊,此時的杜甫身懷抱負,為國效命的熱血期望,而在沒有經濟支助下,杜甫很難在維持家人溫飽的情況下去實現偉大抱負。
此前家中的經濟來源均是由杜甫父親杜閑來把持,杜閑為官雖小,但卻有穩定的俸祿,生活雖不富裕但也不算拮據,而杜閑一去世,作為長子的杜甫便成為家中支柱,但作為文弱書生的杜甫卻難以承擔如此重擔。
杜甫年譜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居無定所,最后也是在奔波的途中病逝,從他留下的眾多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杜甫的一生經歷,和他一路上的心態變化,從一開始的偉大抱負到后來的避亂而逃。而他的詩歌造詣也隨著經歷的變化而變得更加深刻,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杜甫的年譜吧,看看他一生經歷。
杜甫畫像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
公元718年,杜甫能作詩,方才7歲。
公元720年,杜甫開始學習書法。
公元725年,14歲的杜甫開始同文人出游,能與他們對詩。
公元730年,杜甫為19歲,身懷抱負和不羈,開始他的游歷時期,與友人游歷江南一帶。
公元731年至公元734年,杜甫花費了4年的時間在吳越一帶游歷。
公元735年,杜甫回鄉參與科舉考試,但是未入選。
公元736年,再次出游的杜甫在齊趙一帶游歷,結交友人蘇源明。此后的五年杜甫均在這一代游歷,在他三十歲的時候方回東郡。
公元744年,回鄉的杜甫在東郡呆了三年,在這里與“詩仙”李白相結識,兩人共游齊魯,訪問各方名士,甚是愉悅。
公元746年,35歲的杜甫去長安參與考試未入選,便客居長安十年,為謀取生活常作為儒生為權貴門上客,獻詩。
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到平定期間,杜甫曾任官職左拾遺,后因耿直諫言為人所誣被貶,期間認識到統治者腐朽而辭官,而后一直在躲避戰亂而逃,生活窘迫至極。
公元770年,59歲的杜甫病逝舟中。
杜甫真跡
杜甫年幼時便能作詩,可見其天賦異稟,其后杜甫在詩壇上的影響甚大,且杜甫在書法方面也頗有造詣,在他九歲時便學習書法,深得其中精髓,杜甫在書法上的創作是非常深度成熟的,而關于杜甫的真跡是否有流傳于世,至今還是個謎。
杜甫《俯太中嚴公九日南山詩》拓本刻文
從歷史記載中可以知道杜甫的書法是以楷隸行草兼工,整體又以已意行之,十分注重書寫的節奏和筆墨等運用,在唐代為很有深度的書法家。而至今關于杜甫的書法真跡十分罕見,有網友稱杜甫在世前并不被器重,且其家困晚年居無定所,所保留的真跡可謂是少之又少,加上杜甫真正出名也是在宋朝之后,那么那時候離杜甫生活的年代已是很久遠,更難有真跡流傳的可能。
因此便有不少人以名人之名冠以書法之作以此來作假,而便有借杜甫真跡之少來魚目混珠,便產生《俯太中嚴公九日南山詩》石碑真跡拓本一說,被認為是杜甫唯一現存的真跡作品,一時之間眾說紛紜,引起很大的風波。
且說這塊真跡拓本出自四川省的古窯中,相傳是公元760年時,杜甫來此探望好友嚴武所作的詩文。而在1934年的時候,有博物館公開此拓本,因而得到眾大家的議論,在1961年的時候,啟功先生認為這塊拓本可能是宋人模仿杜甫所作,其真實善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