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杜甫祖父是誰 杜甫祖父有何成就

來源:小編整理2023-12-20 13:57作者:林毅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杜甫出生于儒生家族,從小開始對詩歌感興趣離不開其家庭的影響。其祖父為杜審言,為唐朝人,曾任地方小官,后因被誣陷成為死刑犯,但因其兒子之死(為杜甫的伯伯)所獲救,后因其文采過人得武則天賞識,官至修文館直學士。

杜甫祖父杜審言畫像

杜甫祖父杜審言畫像

杜審言祖上本是陜西人后因遷徙至鞏縣,且說他為人耿直,雖有才華但卻傲慢待人,因此易得罪他人,他被判死罪也是因為得罪了同事因而遭到他們的誣陷,因此他的兒子杜并方才十三便闖入誣陷之人的府中為杜審言報仇,杜并也因此犧牲,此事在朝廷造成很大動靜,才使杜審言得以平反。

杜審言的詩歌多寫景,以渾厚見長,工于五律,對詩體的形成有很大的貢獻,他是中國五言律詩形成的奠定者。杜審言在公元708年的時候逝世,享年六十三歲,被葬于偃師,在一百多年后,杜甫的骨骸也被葬于此處與其祖父作伴。

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下杜審言所作之詩《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這首詩被后人稱為是初唐五律第一。

原詩為: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這整首詩全因物感傷,抒發情懷,描述自己游宦他鄉,春風大好,卻不能返鄉的悲痛之情。全篇用此精煉,抑揚頓挫,字字相呼應,情感相照應,甚是有跌宕之妙。

對杜甫的評價

?杜甫是唐朝的大詩人,所寫之詩銜接了盛唐至中唐的過度時期,從他個人經歷乃至國家大義無一不體現出杜甫對人生抱負的變化和一顆忠君憂國的執念。杜甫所寫之詩包含著生動的形象和熱切的情懷,更有擔憂的愁緒,展現了這個過渡時期的重大的變化。

杜甫雕像

杜甫雕像

杜甫因此被稱為是詩圣,和李白合稱為“李杜”,而他所寫之詩更是給后人還有留下深遠的影響,因此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對戰亂中的百姓尤其同情,一直對黑暗腐朽的政治風氣給予批判,他甚至愿意為了改變這個現象而犧牲自己,故其詩一直貫通憂國憂民的主線,可見其偉大之處。

杜甫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很是熱愛,他前期所作之詩皆是他偉大的抱負和對大好河山的描繪,他十分嫉惡如仇,熱愛人民,所以他詩歌的穿鑿有著豐富的社會內容和鮮明的時代特色。

唐代著名詩人對杜甫的評價是“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雖然杜甫在他生前并未受到很大的重視,其詩也未得到很好的推廣,但是他卻在后世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在詩壇上有一定的地位,也因此影響了后世詩人的創作風格。

魯迅對杜甫的評價是“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杜甫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可見杜甫所影響的程度之深,在我國歷史上村存留的影響之大。

杜甫的詩風

?杜甫所作之詩皆與其生活經歷有關,從早年的偉大抱負,熱愛這大好河山到晚年身處戰亂,所見艱苦之狀等豐富經歷皆是他創作的源泉,且杜甫的詩集很真實的展現了戰火中整個唐朝的轉變,也很好的反映出廣大人民深受戰爭的摧毀所忍受的痛苦,因此其詩也被后人稱為是“詩史”。

杜甫雕像

杜甫雕像

杜甫所寫之詩在藝術上風格多著,最特別的是杜甫的詩是社會現實和個人生活的密切結合,這樣便使得思想和藝術形式的高度統一,使其詩能夠“知其人,論其世”,因此在藝術方面能夠達到唐代詩歌的最高境界。

杜甫的詩風時而雄壯時而沉郁時而瑰麗時而質樸,他十分擅長轉變風格創作,因而開創了新樂府詩體,為后人稱嘆。杜甫的詩體多為律詩,他選詞精煉和諧,為人少言寡語,其詩也言簡意賅,頗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之態。

而他的詩歌語言和整體結構不會單一多變化,因而其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多以借物喻人,賦比興的創作風格來體現自己的情感寄托。杜詩中多以戰爭為題材,不僅表現出杜甫對朝廷窮兵黷武的反對,還有對勇于作戰的士兵的贊揚,也有對深受戰亂之苦的百姓的同情。杜詩對戰爭的描述有多種角度和手法,贊揚和批判的態度很是鮮明。

杜詩在杜甫晚年成就愈高,其豐富經歷加上不凡的藝術手段使其造就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名篇。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