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柳永
《定風波·自春來》,柳永的這首詞是《宋詞三百首》之一。該詞具有鮮明的民間特色,是一首傷春悲秋的閨怨之詞。詞的上闋寫了一個癡情女子與愛人分別之后的百無聊賴的情景,詞的下闋寫的是女子思念愛人的心理活動。
柳永
上闋:自從入春以來,我已沒有了欣賞窗外那美麗的綠葉和紅花,每次見到那抹翠綠與艷紅我就情不自禁的愁上心頭,會想起曾經與你一同在院子里賞花摘葉的場景。而如今,你不在身旁,沒有事情可以驚動我平靜的心房。外面的太陽已經升到了樹梢之上,黃鶯哼著動聽的歌聲穿梭在細柳之間,而我還裹著被子似蠶繭一般不愿起床;奂氈碌募∧w已經漸漸地失去光澤,滿頭烏黑亮麗的秀麗也是散亂的隨意垂在肩上,無人欣賞我精致的容顏,我也不愿再在鏡前梳妝打扮。你自從離去之后,便再無消息,我內心的彷徨與落寞竟已無處安放。
下闋:如果早知道你會如此,我定會將你的駿馬鎖起來,不讓你出門遠去。日日于書房里和筆墨相處,我也可以與你吟詩作對,烹茶煮酒,共談風月。如此,你便可常伴在我左右,我也不必躲躲閃閃地表達我對你的相思之情,可以過著寧靜樸素的農家生活。我的美麗的青春也不必浪費在苦苦的等待之中。
詞人在下闋為婦人描繪了一個男女之間十分美好的閑居生活,柳永不愧為“婦女之友”,對于女子的心思活動刻畫的總是十分到位。這首詞雖是寫女子閨閣之怨,但其實也是柳永對自身生活的剖析,寄托了他自身的當時的心理狀態。
雨霖鈴柳永
雨霖鈴,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馬嵬坡下,楊貴妃自縊而亡,唐玄宗在北還的路上看著路上淅淅瀝瀝地小雨有感而作《雨霖鈴》。雨霖鈴,雙調,總共一百零三字,分為前后兩片,前后片各五仄韻。
雨霖鈴
柳永做的此篇《雨霖鈴》抒發的是惜別之意。此詞上片刻畫的是一對戀人在即將分別之時的難舍難分的感情。“寒蟬”、“長亭”、“驟雨”這三個意象都令人讀之覺得凄涼,且蟬音凄凄,長亭已晚,驟雨已停,只要細細一想,便能感受到那秋天雨后長亭外落葉滿地,樹上零落地掛著幾片葉子的寒冷與凄涼。前三句寫景,后三句寫實,以悲涼之景襯托哀傷之實。主人公不愿離戀人而去,然而蘭舟催發卻又不得不離開,在這兩相矛盾之下,便催發出了下句的執手相看卻又無語凝噎的情形。
上片主要側重于正面話別,抒發主人不愿離去的惆悵之感。而下片則是另辟蹊徑,以“多情自古傷離別”的人生哲理為引子,寫出在這冷落凄涼的秋季里分別的無奈和不舍。后又引“楊柳”、“殘月”這些代表著離愁的意象,濃淡相間,情感色彩更上一層。細細一想便是這樣的一個場景:一只孤舟?吭诎哆叄哪穷^是殘陽的余暉,楊柳枝泛黃而不蒼翠,河岸邊風呼呼地吹過,一輪殘月零落的掛在天際,“我”與戀人在岸邊依依惜別,不忍離去。心中想到這一離去,便是好多年,即使以后有再多的美景,都與他們無關,他們的心中的風月再也無人述說。
雪梅香柳永
柳永的這首《雪梅香·景蕭索》被選入了《全宋詞》。這是一首的觸景傷情的思念家鄉之作。詞中描寫了一位游子,在深秋的黃昏時分,獨自一人登上了江邊的高樓,手倚著欄桿,向遠處望去,外面是空闊的天際,觸景傷情,想去了曾經的快樂時光,很思念在遠處的情人。
雪梅
詞的上片通過對景物的描寫突出詞人自己悲秋的情緒,并且還引用宋玉悲秋的典故,使自己的悲情之思更加的濃重。漁市原本應該是人來人往特別熱鬧的集市,然而詞人卻用了孤煙來反襯繁華之后的落寞,如此一人更添愁思。“愁紅”在古代詩詞當中代表被風雨摧殘的鮮花,但在此句中,則是指秋天的落葉。落葉是美的,但是雨后深秋的落葉卻是有著濃濃地惆悵。
江水廖闊開元,晚間的夕陽將落未落。原本應是一幅極美的景,但在詞人內心情緒之下,廣闊的天際就并不那么令人身心開闊了。
下片直抒胸臆,見景生情,回憶過往與情人的歡樂時光,抒發如今相隔兩地的無限悵惘之情。柳永在參加第四次科考之前,曾與一青樓女子相戀,并且為她作了許多的詩詞,在一起吟詩作對。但科考再次落第之后,他心灰意冷,離開了京城,與他的戀人也就分別了。原本分開就極為不舍,現在詞人獨自一人在外,身心都很疲憊,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曾經與愛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心中滿是相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