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面上理解,腰斬就是把人攔腰斬斷。
古代這種嚴酷的刑罰其實也差不多,只不過設備更加高尚一點,是用重斧把人砍斷。有時股票折半也叫腰斬。
這種酷刑出現的年代極早,在西周時已經初露鋒芒,直到清朝雍正年間才被廢除。西周以前的死刑伴隨著原始的欲望--吃。也是施行者唯一能想到的極其殘忍的辦法。
無論是把人碾成肉泥,還是晾干了變成人干以及把人煮熟,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烹殺似乎都跟廚師有點關系,其實殺豬殺狗跟殺人沒什么不一樣。
到了周朝,人們似乎更加意識到分尸比烹飪人性許多,在某個角度來看也算是一種人性的進步,但所謂的人性是建立在人心的角度上的,于是殘忍的依舊殘忍,像是車裂,還有傳說中的凌遲--割上三千多刀方才死去。
而那個時候,主要的刑罰是指車裂,殺頭以及腰斬。
車裂大家應該很熟悉,最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就是死于此刑也就是通俗說的五馬分尸,不過車裂不是在死后割開尸體而是在人還活生生還可以亂蹦亂跳眨眼睛時,用五輛馬車綁住四肢以及頭部,就像是運動會上裁判一聲令下,五匹馬開始跑,然后鮮血迸裂。
腰斬上文已經介紹過,但其實這門工藝比你想象的要復雜很多,首先是材料的選擇,最開始的時候是選擇青銅做成的斧或鉞,學過科學的小朋友應該知道,青銅的密度不大比較柔軟當然是相較其他金屬所說,于是當鐵出現時,刀漸漸取代了斧頭作為我們的男主角。不過刀雖然十分鋒利,但也十分容易生銹十分容易磨損,所以人們不僅整出了個叫磨石器的東西,也漸漸講究起儈子手的質量來。
是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殺人這一行業能排上第一的,自然不是電視上出現的那些個弱雞殺手,而是咱們的儈子手。
腰斬也是有技巧的,像是庖丁解牛中說的那樣,要熟悉腰椎骨的空隙,不然一刀子下去,沒切斷,或者只斷了一半然后刀還卡里面拔不出來,實在是引人發笑得很。
時代在進步,殺人的工具也在進步,不是說冷兵器到熱兵器,是指從人力到鍘刀。
包青天就有三出名極了的鍘刀,據說殺了負心漢陳世美的就是其中一把,鍘刀的使用流程大家可能還不是很懂,不是斷頭用的,而是腰斬。這種刑罰進行的時候,犯人必須不穿任何東西伏在鍘板上,也就像切魚肉那玩意一樣,然后手起刀落,就像蚯蚓一樣被分開,可惜蚯蚓能活,人不能。
因為人的主要內臟都在上半身,所以犯人一般都是失血而死,痛苦至極,最長甚至可以保持兩三個時辰還有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