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后的郭松齡率機要人員和衛隊離開新民,向錦州方向撤退。與之同行的夫人韓淑秀顧及到郭松齡的安全,勸郭松齡率衛隊騎馬先行,盡快離開險地。但郭松齡念及韓淑秀不會騎馬,不想扔下患難與共的夫人,就放棄了騎馬。
郭松齡等人化裝成農民坐著騾車,走出新民縣約20里,遭到奉軍王永清騎兵旅的追擊,衛隊戰敗,郭松齡夫婦藏在農家的菜窖內被搜捕出來。 24日下午,王永清將逮捕郭的消息報告給騎兵旅長穆春,并將郭氏夫婦押解到老達房燒鍋院內,等待奉天的命令。張作霖聽到消息后,欣喜若狂,在電話中向穆春說:“把郭鬼子給我送奉天來,我要親自槍斃他。”放下電話后,想了想,又把電話打過去:“把郭鬼子給我看好,我這邊派人去取他,我要親自審問他為什么反我。”
25日晨,張作霖派出衛隊團長高金山去押解郭松齡,但隨后不久,張作霖又下達了“將郭氏夫婦就地槍決”的命令。史料記載,楊宇霆擔心夜長夢多,張學良會出手相救,便向張作霖進言即殺郭松齡,以絕后患。
1925年12月25日上午10時,高金山將郭松齡夫婦押到離老達房5里許的地方槍殺。臨刑前,郭松齡面不改色,對東三省人民留下遺言:“吾倡大義,出賊不濟,死固分也;后有同志,請視此血道而來”!夫人韓淑秀也從容不迫地說:“夫為國死,吾為夫死,吾夫婦可以無憾矣,望汝輩各擇死所!”當高金山下達開槍命令時,韓淑秀滿懷深情地看著郭松齡說:“茂宸,我要你放心地看著我先走,來吧,先打死我。”
此時,郭松齡42歲,韓淑秀35歲。
郭松齡被捕時,王永清曾電告張學良。張學良得知高金山受命押解郭氏夫婦,擬電令高金山將郭押解到軍團部,想救郭松齡一命,送他出國留學。但電未發出,即接高金山電話,告張已將郭處決。張學良得到郭松齡被處死的消息后,痛惜地說:“如郭不走,決不致死。”
郭氏夫婦被害后,張作霖命令將郭氏夫婦的尸體運回奉天,在小河沿體育場曝尸三日示眾,并將遺體拍成照片各處張貼,傳示東三省各市、各縣,懲一儆百。當時小河沿圍觀群眾數以千計。
郭氏夫婦死后,因父母、弟弟和繼子逃難在外,遺體由親友代為裝棺,暫厝于小東門外珠林寺。“九一八”事變后,其家屬才把郭氏夫婦安葬在家鄉附近,1948年,由其繼子郭鴻志移葬于沈陽東陵區七間房墓地。
張學良對郭松齡夫婦的死很是惋惜。1926年,張學良給饒漢祥的信中說:“良與茂宸共事七年,誼同骨肉,其去冬舉事魯莽……良事前不能察防,事敗不能援手;貞浨皦m,曷極方事之殷,良惟自愧。”后來,每當張學良遇到難辦的事,就感嘆說:“有茂宸在,哪用我為這份難?”1981年,“九一八”事變50周年之際,張學良回顧往事仍扼腕長嘆說:“如果當時郭松齡在,日本人就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這是張學良對郭松齡軍事才能的一種充分肯定,也是對良師益友郭松齡的深切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