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岳家軍是抗金英雄岳飛領導和指揮的一支南宋抵抗金兵入侵的最精銳部隊。就是這支部隊曾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望風而逃。金邦的高層不得不連聲嘆息:“撼山易,憾岳家軍難!”然而,就是這支無堅不摧的南宋雄師最后卻被一封神秘的情書給摧垮了,給歷史留下了永磨不滅的千古遺恨。那么,岳家軍是怎樣能打得金兵亡魂喪膽的?這支無堅不摧的南宋最精銳的部隊為何不敵一封神秘的情書?而這封情書的背后究竟有怎樣的玄機,竟然能摧垮一支無堅不摧的南宋部隊呢?
岳家軍是以牛皋、董先各部義軍為主干、后陸續收編湖廣農民起義軍,以及吸收山東兩河忠義人士而匯成的一支抗金大軍。但它的核心力量是一支叫做“背嵬軍”的特別部隊。“背嵬“一詞是西夏語的音譯,用以指驍勇軍士,而據岳飛之孫岳珂《鄂國金佗編》中說:“背嵬之士,先臣之親軍也。”由此可見,背嵬軍不僅是一支精銳之師,也是岳飛最得力的親兵衛隊。也就是說背嵬軍是岳家軍精銳中的精銳。其戰斗力可想而知。
岳家軍鼎盛時期約有十萬之眾,分為十二軍,平均每軍八千余人。背嵬軍有騎兵八千和步兵數千人,是岳家軍的精華所在。盡管背嵬軍基本以騎兵為主,但還是被認為開創了“步兵在平原擊潰金人精銳騎兵”的經典戰例。其最為經典的戰例首推郾城一戰。其時,岳飛的背嵬軍先以步兵大破金軍最精銳的部隊“拐子馬”,再以極少的精銳騎兵猛沖敵陣,終于大敗金兀術的一萬五千騎兵。金兀術看到潰不成軍的金兵,不禁嘆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岳飛也在奏折稱:“殺死賊兵滿野”。
金兀術不甘心失敗,集結三萬騎兵再次攻打潁昌,岳飛之子岳云以背嵬軍八百鐵騎挺前決戰,直殺得金兵“人為血人、馬為血馬”,大部隊隨后跟進,“殺兀術婿夏金吾、副統軍粘罕索孛堇,兀術遁去”。在河南朱仙鎮,五百背嵬精兵竟然大破十萬金兵。南宋詩人袁甫在《蒙齋集》寫詩贊曰:“背嵬軍馬戰無儔,壓盡當年幾列候,先輩有聞多散佚,后生誰識發潛幽。”南宋文人筆記《云麓漫鈔》也稱贊說,背嵬軍“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然而,就是這支擁有“無有不破”背嵬軍為核心精銳的岳家軍卻被一封神秘情書給摧垮了,這不能不說是千古遺恨!那么,這封神秘的情書究竟是誰寫給誰的情書呢?
就在岳家軍在河南朱仙鎮大敗金兀術十萬大軍之后,岳飛制定了強渡黃河、直搗黃龍的戰略方針,但是,已經當上南宋宰相的秦檜卻想把淮河以北土地拱手送給金邦,于是,便說服趙構命令岳飛退兵。岳飛此時不僅不肯退兵,反而要求乘勝進軍。秦檜深知岳飛抗金意志不可奪,就先撤下張俊、楊沂中等人率領的抗金軍隊,然后說岳飛孤軍不可久留,嚴令火速退兵。趙構在秦檜的鼓動下一天之內竟連下十二道金牌,催逼岳飛立即撤軍,致使岳飛悲憤惋惜地感慨說:“十年之功,廢于一旦!”
紹興十一年,即公元1141年,秦檜鼓動趙構詔令韓世忠、岳飛兩位抗金名將入朝,“論功行賞”。兩人來到臨安,韓世忠被任命為樞密使,岳飛加封為樞密副使?雌饋矶际巧斯俾,而實際上卻是解除了兵權。同時還撤銷了專為對金作戰而設置的三個宣撫司。
金兀術得知秦檜解除韓世忠、岳飛二人的兵權之后,不禁喜出望外,于是,再次率領大軍水陸并進,南侵中原。然而,金兵的再次入侵卻遭到了沒有岳飛的岳家軍的頑強抵抗。金兀術損兵折將之后,突然想起了秦檜之妻王氏,于是派出間諜給王氏送來一封情書,這封情書上除了說一些日夜思念的話之外,就是讓王氏催促秦檜一定要想方設法除掉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