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評價
全球通史
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Leften S. Stavrianos)在他著的《全球通史》中說,“(《尼布楚條約》)是中國與歐洲一大國簽訂的第一份條約;由于中國代表團有耶穌會會士任譯員,條約用拉丁語擬定。邊界確立在沿阿穆爾河以北的外興安嶺一線上,所以,俄羅斯人不得不完全地從有爭議的流域地區撤走”,“以后170年中,俄羅斯人一直遵守條約規定,停留在阿穆爾河流域以外的地區。”
俄羅斯史
瓦西里·戈利琴又在一個新的領域——即外交領域遭到失敗。他與中國簽訂的涅爾琴斯克條約規定,把黑龍江兩岸割讓給這個大國。這樣,俄國三十多年來擁有的這條完全可以航行的西伯利亞河流便歸了中國人,形成了兩個國家的新邊界線。在克里姆林宮很少有人了解這種割讓在戰略上具有的危險性。不管怎樣,了解談判進程的索菲亞,幾乎未把此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