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英國上世紀曾派三百名間諜來監聽中國

來源:小編整理2024-08-26 15:13作者:陳亮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從1955年開始,英國連續六年時間選送剛剛離開校園的年輕人學習中文,然后將他們送到遠東地區做間諜。近半個世紀后,他們的故事才公之于眾。

他們的傳奇經歷是那些抱有遠大理想的畢業生們所夢寐以求的。某年某月某一天,你應招去一個地方,宣誓保密,然后接受一門外語的培訓,再后被送去感受異國風情。對英國政府戰時兵役系統招募的大約300名年輕人來說,這樣的經歷完全不是傳奇小說中出現的情節。這一經歷改變了這些現在已經年近70歲的人一生的命運。另外一個附帶效應是,它為諸如牛津、劍橋、利茲、愛丁堡等大學,甚至美國、加拿大和新西蘭等國家的大學培養了一代中文講師。

英國間諜

故事開始的年代,世界被分成了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兩大陣營。毛澤東成為中國的領袖使當時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一時間變得很敏感,突然成為戰略要地。英國政府決定需要一批可靠的人駐扎在香港,專門收聽“隔壁”中國大陸的無線電信號。可問題是,有幾個英國人能懂漢語呢?

用筆名“納吉爾·維斯特”撰寫情報歷史的魯泊·阿里森說,英國政府決定訓練漢語人才,于是要求每個年滿18歲的人必須為國效力的英國戰時兵役制度,就提供了巨大的免費資源。這些年輕人無論他們喜歡與否,都有義務為國家服役兩年。這一戰時兵役制度下招募來的年輕人有的被送到馬來西亞、朝鮮、肯尼亞或者塞浦路斯打仗。但這些人中的佼佼者部分則被安排了一條截然不同的服役方式——學習外語。而最常見的外語是俄語。

招募天才

可是,怎么才能篩選出有學習漢語潛力的語言天才呢?實際上,甄選過程更像是競猜游戲。誰也不能肯定要學好這樣一門外族人的語言究竟需要哪些天分。于是,原本要到劍橋學古典文學的,正在受訓成為會計師的,還有學文學藝術的,都被選去學漢語。

對許多人來說,這樣的甄選過程非常意外。比如說,一群年輕人在列隊檢閱時被問:誰的法語學到中學畢業水平?有一個人舉起了手,結果他被選去學中文。

瑞格·亨特回憶說,他和另外兩個人原本準備學俄語的,一天被招去見長官。長官問:愿不愿意轉去學剛剛開辦的漢語課程?“我們想都沒想就回答:愿意!長官!結果這一下改變了我們的人生。”邁克·華萊士主動地選了漢語課程,原因僅僅是可以離心上人(后來的妻子)近一點。這些新招來的漢語學員對中國完全沒有了解。有些甚至從來不知道世界上居然還有漢語這種語言。不過,在宣誓嚴守機密后,他們開始了學習課程。授課地點通常設在英國中部的空軍基地。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