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這是曹操之子曹植曾奉父命所作《銅雀臺賦》中的一句辭賦,然而令曹操父子始料不及的是,這樣一句浪漫之作竟成為三國最大的桃色誹謗案的最有力的證詞,而這起桃色誹謗案的制造者就是未出隆中而知三分天下的諸葛亮。
二喬者,乃當時江東名門望族喬公膝下的一對姐妹花,姐姐大喬,妹妹小喬。當時盛傳“江東有二喬,河北甄芙巧”,也就是說三國時期最著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喬、小喬和甄洛。二喬到底有多美呢?史書對二喬美貌的描寫著墨極為吝嗇,只有《三國志》中說“皆國色也”,《江表傳》中也只有三個字:“貌流離”,就是光彩照人的意思?傊菄煜愕亩幻琅H龂鴷r期是個青梅煮酒論英雄的男人時代,原本處于弱勢的女人,在這樣一個時代就更加邊緣化和泡沫化了。所以三國時期關于女人的歷史記載實在是少得可憐。如果不是后人像羅貫中這樣的文學大家縱橫揮筆潑墨,那可看的故事就更少了。
二喬的父親喬公,本在東漢獻帝朝中的官員。當時的漢朝早已名存實亡。喪妻之后的喬公辭官歸鄉,帶著二喬姐妹倆隱居于安徽皖城。東漢建安四年,東吳的少年英雄孫策和周瑜帶著軍隊攻下皖城。當時江東二喬的美名早已是家喻戶曉,孫策和周瑜二人在打了勝仗之后,雙雙抱得美人歸。孫策娶了大喬,周瑜娶了小喬。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這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對周瑜的描寫。當年,雄姿英發的周瑜和孫策都是二十五歲,而大喬十八,小喬十六,都是青春年少。這兩段婚姻看起來都無限光彩,美人配英雄,花好月圓。孫策曾說:“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孫策和周瑜婚后不久,孫策便不幸身亡,其弟孫權掌握了東吳的軍政大權,而周瑜也坐上大都督的寶座,統領起東吳九郡八十一州的兵馬。而此時志在鯨吞江南的曹操在北滅袁紹、南奪荊州之后,率領八十三萬大軍飲馬長江,虎視江東。偏安江夏一隅的劉備和諸葛亮深感唇亡齒寒的危機,便再商量之后由諸葛亮出使東吳,申述了孫劉聯合、共同破曹的構想。但東吳君臣大都談虎色變,對諸葛亮的構想深表懷疑,因而猶豫不決。為了盡快建立孫劉聯盟,以實施破曹大計,諸葛亮便制造了這起震驚東吳上下的桃色誹謗案。
在一次商談孫劉聯盟可行性的討論會上,諸葛亮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告訴周瑜說:“亮居隆中時,即聞操于漳河新造一臺,名曰銅雀,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操曾發誓曰:‘吾一愿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愿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恐怕周瑜不信,諸葛亮又添油加醋說:“曹操的兒子曹植曾奉曹操的命令作《銅雀臺賦》,文中寫道‘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