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最后的皇族》
金默玉正跟金寄水寒暄,一位服務員近前跟她耳語。她聽罷之后,讓服務員招呼金先生,離開時依然不忘禮數:“金先生您稍坐,我后邊有點事。”
“抄桌”是勤行(服務業)中的術語,意思就是頭撥客人走后立馬收拾“殘局”,趕快換上新桌布、新碗筷,別讓二撥來的客人挑眼。“抄桌”意味著餐館紅火,這在別的飯館是稀罕事,在益康餐館卻是常事?山裉“抄桌”之后,掌灶大師傅“病”了,說是頭昏眼花站不穩。掌灶大師傅上不了灶,二撥客人點的菜壓在了后廚,剛才服務員向她耳語說的就是這件事。
“得嘞,您歇著去吧,這兒我來。”挑簾進后廚的金默玉沒問大師傅病情,干脆讓他歇著。接著吩咐二師傅配菜,說前邊客人等著呢,不能讓人空等。然后圍上圍裙,挽起袖口,立定灶前,只見忽而放油忽而下菜,井井有條紋絲不亂。不大工夫,客人點的菜紛紛上桌,猶如變戲法似的。配菜的二師傅看傻了眼,剛才叫喚“頭昏眼花站不穩”的大師傅更看傻了眼。
原來,金默玉早就留心大師傅的廚藝,用料的多少、火候的掌握等等皆在觀察中,而且還琢磨出道理、琢磨著改進。防備大師傅突然撂挑子僅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是她認為經營餐館就必須會這一手,不能當外行。
“跟你們東家說,今天這菜炒得地道,比往常的更好吃。”金寄水臨走前,對服務員評價今天的飯菜。待服務員將這話帶到后廚,金默玉聞之嫣然一笑,并未多言,可那傻了眼的掌灶大師傅聽著刺耳,臉漲成豬肝色,恨不能找個地縫兒鉆進去。直到此時,金默玉才詢問大師傅的病情,然后囑咐大師傅好生休息,別熬著,不行就多歇幾天慢慢調養。
第二天清早,金默玉在餐館里第一個碰到的就是掌灶大師傅,金默玉似往常一樣問了聲好,對昨天的事一句沒提。掌灶大師傅也啥話沒說,好像昨天啥事也沒發生過似的。倒是在餐館開門前,金默玉將所有人員叫到一塊兒,公布了新章程。新章程規定,各人的薪水不變,但另加了津貼和衛生補貼。津貼的多少不一樣,根據餐館的收入,再結合各人的貢獻,多勞多得;衛生補貼則根據各人的衛生、儀表給予。
這新章程一公布,后廚的大師傅、二師傅樂開了花,前廳的服務員也樂開了花。打那起,“抄桌”的速度更快了,客人更滿意了,回頭客更多了。留住客人成了東家和伙計的共同利益、共同心愿。
那天,詩人艾青一邁進門檻,就張羅吃魚,說昨晚上做夢吃魚,今天就來了。隨后問:“今天有活魚嗎?”
服務員趕緊回答:“今兒進的全是活魚。”
“在哪兒呢,我怎沒瞧見呢?”艾青邊往里走邊說。
可巧跟艾青熟悉的大廚打此經過,跟艾青搭訕:“知道您今兒要吃魚,它們早早就下鍋洗澡,現在都睡在這兒了。”
“哪兒呢?”艾青追著問。
“那不是嗎?”大師傅指著隔著玻璃能看見的炸魚開玩笑。
艾青一笑:“別逗我了,這哪是活魚呀。”
大師傅也笑了:“剛才還蹦呢,活得好好的就死了,全是活著死的。”
說得艾青哈哈大笑:“好!今兒就吃條活死魚。”
往后只要艾青進門,服務員都敢上前開玩笑:“您老來了,還點條活死魚吃?”
艾青也是這兒的?停劼犨@建議往往點頭:“行,聽你們的,就再吃條活死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