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有許多被日軍強迫當慰安婦的女性,但由于種種原因,絕大部分都不肯站出來指證日軍在滇西實施的野蠻的慰安婦制度。只有她勇敢地站出來指證,因為她知道,這不是她一個人的災難和恥辱,而是中華民族的災難和恥辱。她,就是李連春老人。
2009年11月,中宣部撥款200萬元在保山市龍陵縣建侵華日軍滇西慰安婦制度罪惡展覽館,建成之后,該館將成為世界上繼日本東京、韓國、中國上海之后的第四個慰安婦制度罪惡展覽館。
不識字的李連春老人生前曾說:“我很窮很窮,我一生什么都沒有。我最寶貴的是我的身子和清白,但是卻被日寇奪去了。我要到日本去,不是要錢,不是要名譽,我要的是用錢買不到的東西——我的清白。”
回顧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不忘歷史的警鐘又一次在人們耳畔震響
去年11月,中宣部撥款200萬元給保山市龍陵縣,建侵華日軍滇西慰安婦制度罪惡展覽館。展覽館按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抗戰時期日寇在龍陵縣城董家溝董家大院內建的原慰安所。為保證展覽館的質量,今年8月,龍陵縣邀請國際著名慰安婦問題研究專家、中國慰安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師大博導蘇智良教授,多年與蘇教授一起從事慰安婦問題研究的陳麗菲教授,北京多年免費為慰安婦打國際官司的律師康健,以及保山市從事抗戰研究的有關人士在龍陵召開研討會,對布展情況進行研討。
目前,全世界建成的慰安婦制度罪惡展覽館只有3個,分別在日本東京、韓國、中國上海,建成后的龍陵侵華日軍慰安婦制度罪惡展覽館將是第四個,而且是由國家撥款、建在戰時的慰安所內。蘇智良教授建議,展覽館的框架分為6個部分,即:日本軍國主義和慰安婦的出現,日軍慰安婦制度的建立,慰安婦制度的推廣,日軍對滇西的侵略和慰安婦制度在滇西的實施,慰安婦制度下的受害者,國際上關于慰安婦制度罪惡的索賠、審判和對慰安婦制度罪責的聲討。蘇教授還特別提到,要給受害者——滇西第一個勇敢地站出來控訴日軍慰安婦制度的李連春和韓國的樸永心另建一個展室。
在龍陵侵華日軍滇西慰安婦制度罪惡展覽館建設過程中回顧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不忘歷史的警鐘又一次在人們耳畔震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