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在媒體和商家有意無意的渲染下,七夕已經變成了一個商家促銷的節日,實際上在古代七夕不僅僅是所謂的“東方情人節”,更多的是女孩子們的節日,在這一天里女孩子們要向織女星乞求智巧,不過本文更側重于在古人的定情信物上講一講,畢竟那是個連花椒都能撩到妹子的時代。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始于漢朝。相傳農歷七夕之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是源自于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古代“牛郎織女”的故事在七夕這天重點在織女,織女被古代女子視為紡織業的守護神,因此女子通過一系列活動祈求自己有織女織作“天衣”般的高超手藝。古代七夕這一天,有穿針乞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曬書曬衣、拜織女、拜魁星、染指甲等習俗。
七夕、上元節,哪個才是中國情人節?
除了民間牛郎織女浪漫愛情故事的傳播,最主要的原因是某些商家打著愛國的旗號,進行的炒作和營銷,是消費社會的產物。然而古人真正的情人節其實是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古代女子平日不被允許自由出行,在上元節一天卻可以結伴游玩。燈會為古代男女提供了相識、約會的契機。有人說情人節是哪一天并不重要,現在中國是一個能把大部分節日都過成情人節的神奇國度。
【玉如意,皇家專屬】古代宮廷里的不少地方都會擺放如意,以供帝后玩賞。如意在宮中是一種高貴的禮品,每逢皇帝即位、帝后生日等喜慶之日,王公大臣都要向帝后敬獻如意。除此之外,如意還作為一種信物,在皇帝選后妃時,皇帝執如意,授予看中的女子,也有人把它稱之為帝王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