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173支孕婦血出境 背后驚人計劃
攜173支孕婦血出境 每2支或3支扎在一起,標注孕婦姓名

攜173支孕婦血出境,據悉近日,羅湖海關連續查獲兩名港籍旅客,其違規攜帶合共173支孕婦血出境。企圖將孕婦血帶往香港,作胎兒性別鑒定,并從中非法獲利。
據報道,該香港出境旅客的隨身購物袋,其在經進行X光機檢查時,發現竟然是孕婦血液,多達100支。標注每兩支或三支用橡皮筋扎在一起,標注注射血液所屬孕婦的姓名。
同時,關員還檢到一批文件,主要是在香港某檢測機構進行胎兒性別等DNA檢測的“同意書”,以及一些“B超單”,顯示孕婦腹中胎兒的大小。
內地海關強調,血液中含有人類重要的遺傳信息,一旦被境外機構用來研究我國特殊的基因信息,后果很嚴重。目前案件正進一步審查處理中。
水客帶孕婦血赴港被查 重男輕女觀念滋生地下產業鏈
今日,深圳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其官網發布消息稱,2月9日羅湖檢驗檢疫局聯合海關部門查獲一批旅客非法攜帶出境的胎兒性別鑒定用孕婦血樣,共計73支。
據悉,該批血樣以2支或3支一袋分開包裝,血樣管外貼標簽寫有孕婦姓名、年齡,隨血樣附有孕婦B超檢查結果和香港某檢測機構的檢驗申請單。經調查,當事旅客為香港籍貫職業“水客”,受黑中介帶貨費利誘,意圖攜帶血樣至香港。檢驗檢疫工作人員依法對血樣予以截留做進一步處理。
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表示,近年來,一些非法機構通過網絡拉“業務”,由專人上門或選取隱蔽地方為內地孕婦抽取靜脈血樣,送往境外進行胎兒性別鑒定即“寄血驗子”,已形成非法牟利的地下產業鏈。
該局稱,這一違法行為加劇了我國出生人口性別結構失衡,對此國家衛計委等十四部門發布了《關于加強打擊防控采血鑒定胎兒性別行為的通知》,檢驗檢疫部門將嚴把出入境特殊物品風險評估、衛生檢疫審批、口岸查驗等環節,嚴厲打擊跨境非法胎兒性別鑒定。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已持續30多年處于偏高狀態。經過多年努力,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升高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但2015年仍高達113.51。
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中提出目標是,未來十五年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趨于正常,性別結構持續改善。勞動力資源保持有效供給,人口紅利持續釋放。根據其預期目標,到2020年我國性別比小于112,到2030年穩定在107。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鴻雁表示,上世紀末,我國出生性別比偏高。當時專家都在研究其原因,后來發現最直接的原因是性別鑒定,最根本原因是傳統的生育觀念問題,也就是“重男輕女”。
近年來,全國一直在整治非法性別鑒定和非法人工流產的行為,也稱“兩非”行動。
去年4月份,國家衛計委還發布了《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的規定》!兑幎ā访鞔_,“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介紹、組織孕婦實施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
對于這種行為的處罰,《規定》提出,“介紹、組織孕婦實施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劉鴻雁認為,打擊“兩非”僅能治標,直接把出生性別比降下來的行動,但是最根本的改變應該是觀念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