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奇聞趣事 >

西安人的民間傳說故事盤點 長安城龍脈在哪

來源:小編整理2023-12-20 13:57作者:Mao

西安人的傳說 長安城龍脈在哪

西安人為了紀念馮玉祥,將此門命名為玉祥門

1、西安城民國時期被圍城八個月,城中男女老少餓死一大半。馮玉祥帶兵來救。后來西安人為了紀念馮玉祥,特在城墻上開一門,名為玉祥門。在今日長安城墻西北處。此事,在陳忠實的《白鹿原》中有過描述。

朱雀大街,曾是盛唐時期長安城的中軸線

2、我每日走過的朱雀大街,曾是盛唐時期長安城的中軸線。寬一百五十余米。順著朱雀大街一直向南走,有個地名叫做明德門。此地雖說今日只是一個地方而已,然而明德門是長安城中軸線的主門,據說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門。

大小學習巷兩巷,供西域之人學習漢文與經文

3、盛唐時,長安城內有大小學習巷兩巷。供西域之人學習漢文與經文。今日西安城墻內有一大片回族聚居區,便是以這大學習巷為中心,向四周發散。而來源,則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西域人士在此地學習漢文之緣故。

阿倍仲麻呂紀念碑位于西安城的東郊興慶宮內

4、阿倍仲麻呂的故事就不多說了,不知道的自行百度。中日恢復建交之后,西安與奈良在兩城各建一座紀念碑,為阿倍仲麻呂紀念碑。西安城的在東郊興慶宮內。

長安這片地勢比較低,常常積水

5、盛唐時,京都直接從長安搬去了長安城的城市規劃。然后將京都城一分為二。左邊叫長安,右邊叫做洛陽。后來由于長安這片地勢比較低,常常積水。慢慢的年久失修,這片也就荒廢掉了。于是京都只留洛之名。而在日語中,上洛,去洛似乎也是去首都的意思。玩過織田信長的人應該都知道。

龍首,這便是西安城的龍脈

6、據說長安城的龍脈,南從秦嶺發源,一直到今日中部偏北一個叫做龍首的地方。這便是西安城的龍脈。大前年西安地鐵二號線貫通之時,西安城整整下了三個月的雨。幾乎從未間斷。

西安地鐵二號線也是走南北中軸線,過龍首原。有人說,這場雨,是因為挖地鐵挖斷了龍脈的緣故。

鐘樓

7、有未統計過的數據顯示,西安人分辨東南西北的能力明顯比其他城市的人要高一點。原因無它,在這座城市里,路都是橫平豎直。只要心中能想到鐘樓的地方,就能分清楚東南西北。

西安城墻是可以環繞一圈的

8、西安城墻是可以環繞一圈的,這在中國還有城墻的大城市中,只有西安是這樣。

董仲舒墓 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西安的路名,除了類似于“解放路”、“紅專路”或是“東大街”這種明顯帶有泊來意的名字外。很多路名傳了上千年是不足為奇的。像上文提到的學習巷,自是一例。除此之外,有個地方叫做端履門。是唐時期大臣上朝前,要在此地整理著裝之地。

還有你所背誦過的“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螞陵下住。”你看這蝦螞陵,即是下馬陵。意思是騎著馬,到了此地,就要下來了。這事情,是源于漢武帝騎馬至董仲舒墓前下馬的緣故。

因為關中人本就將下(xia)念成(ha)。所以這蝦蟆陵才有了(ha)(ma)(ling)之音。久而久之,就將這下馬寫成了蝦螞。而從董仲舒之時,算到今天,算算也兩千年了。類似路名的傳說,還有很多,幾乎能寫一本書出來。

曾經有一次地震,把小雁塔從中震開了一個口子

10、小雁塔與地震的故事。

感謝冷哲老師指出,是我記岔了。曾經有一次地震,把小雁塔從中震開了一個口子。頂上震掉了兩層,一直未修。于是你看今日的小雁塔,頭上有個疤。腦袋掉了,碗大個疤。

還有另一個說法是,兩次地震,一次震開,一次震合。這個說法很早就有了,從小到大聽說過好多次。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