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社會每個人的起點和家庭相關,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和王健林的孩子起點肯定不一樣,王思聰成年就拿著幾億創業而這是普通家庭無法給與的,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富二代一生歷經七次婚姻,從未工作過揮霍家產10億。
主角芭芭拉·赫頓出生于1912年的伍爾沃思家族,其家族擁有著讓全世界人都羨慕的財富。
赫頓的祖父弗蘭克,是個從一貧如洗的鄉下人,到一手締造美國零售業巨頭伍爾沃思公司的商業奇才。
當時他手下的“五毛一角”商店遍布美國、歐洲跟澳大利亞,由他投資建設在紐約的伍爾沃思大樓,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樓房。
而赫頓的父親更是天才,他創建了一家投資銀行鞏固財產,整個家族的財富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甚至達到了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在她四歲那年,母親因為赫頓的父親在外沾花惹草而服毒自殺,幼小的赫頓直接目睹了這場慘劇的發生,后來赫頓遭到父親的遺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跟著家庭教師,在各個親戚間流浪。
她從來都沒有得到過關愛,家人留給她的只有一筆又一筆龐大的遺產。
在赫頓12歲那年,她的祖母去世,留給了她2610萬美元,再加上之前母親留下的股票,這些錢經過父親的運作,在赫頓21歲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4200萬美元(相當于現在的10億美元)。
而赫頓也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她在一生中更是一天都沒有工作過。
赫頓的座右銘是,“如果你有,那就炫耀它!”
跟這句話差不多,在沒有家人的約束下,她過著極度奢侈的生活,每天在身后跟著一隊隊的保鏢、仆人、保姆,還經常跟著剛認識的狐朋狗友,參加聚會、旅行,到處揮霍錢財。
比如在她十八歲成人禮那年,正好是美國經濟大蕭條,普通人因為找不到工作都快餓死好幾波了,而赫頓卻在自己的聚會上, 花了八萬美元買了奢華的裝飾品。
還有另外一件事,因為赫頓熱愛收藏珠寶,她通過各種渠道,買下了埃及國庫中最好的帕莎寶石 。
但是赫頓很不喜歡寶石的形狀,就直接把寶石割成了36克拉的圓形,鑲嵌在了戒指上,而這種行為在珠寶界引起風波,他們認為這個女人富有,并且愚蠢。
赫頓天生繼承了那么多的財產,早就占據了報紙的頭條,而讓她聲名狼藉的是,她跟換衣服一樣勤的七段婚姻。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自封為俄羅斯貴族王子的亞歷克西斯,兩人自見面起就是一場圈套。
當時赫頓周圍的朋友,都是些貪圖她錢財,不懷好意的男男女女,其中把“跟赫頓結婚”當成計劃實施的,只有亞歷克西斯跟他的妹妹魯西。
魯西先是做了完整的計劃,兄妹兩人通過共同的朋友接觸到了赫頓,隨后幾人在出游西班牙時,亞歷克西斯在一個客人休息的小屋內引誘了赫頓。
當時魯西帶著幾個朋友抓到了兩人現行,赫頓的丑聞再次上了媒體頭條,魯西借勢再次威脅她:
如果不嫁給她的哥哥,她就曝光丑聞。
于是赫頓跟亞歷克西斯在巴黎結婚。在婚禮上不知道該是諷刺還是祝福,赫頓的父親給她提供了100萬美元的嫁妝,以及一條從卡地亞買來,法國瑪麗女王曾戴過的,有著53顆珍珠的項鏈。
很可能,這位父親除了物質之外,已經什么都不想給他的女兒了。
兩年后,亞歷克西斯在花掉了赫頓幾百萬的遺產后離婚。
剛剛恢復自由身的赫頓,沒多久又踏入了第二段婚姻,還跟丈夫生了一個叫蘭斯的兒子。
只是她的第二任丈夫是一位丹麥貴族,為了獲得赫頓遺產的稅收,說服她放棄美國國籍,在赫頓真的入籍丹麥時,她卻陷在了吸毒上,不久后又患上了厭食癥,因此再也無法生育孩子了。
在離婚時,赫頓要死要活地爭到了孩子的撫養權,可是她卻不管不顧,把撫養孩子的責任甩到了家庭教師,和私立寄宿學校上。
在接下來的幾段婚姻中,赫頓仍然失敗。
她的第三段婚姻,是跟當時最大的電影明星之一,卡里·格蘭特,媒體都說格蘭特只是為了錢才跟赫頓在一起的。
盡管格蘭特不需要錢,也很關心愛護赫頓,可他還是沒法承受外界的輿論,跟她離婚了,在離婚協議中,格蘭特確實沒有得到什么物質利益。
她的第四段婚姻,是在瑞士嫁給了一位獲得賽車比賽冠軍的賽車手,可他最終還是提出離婚。
赫頓隨后戲劇性的自殺未遂,又成為了全世界的娛樂版頭條。
媒體這次抓住了她的丑聞消費,甚至給她取了一個稱號:“Poor Little Rich Girl”,最貧窮的富家女。
接下來,赫頓在第五段婚姻時,嫁給了一位在國際上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在婚后他還跟另一位女演員保持著婚外情,赫頓的這段婚姻只維持了53天。
赫頓的第六段婚姻,是跟他認識的一位老朋友,德國的一位網球明星結婚,可是因為對方在1976年,在埃及的一場車禍中喪生,這次婚姻還是以失敗告終。
她的第七段婚姻,是跟彼埃爾的王子雷蒙德結婚。
這時的赫頓,在全世界不停的買豪宅,甚至把一處居所建成了日本風格的宮殿,還擁有那些數量難以估計的珠寶首飾,是個名副其實的富婆。
但也許是因為幾段失敗的感情經歷,赫頓哪怕再婚后,也是酒杯不離手,甚至在公眾場合喝醉出洋相。
這場婚姻, 在雷德蒙忍受了兩年之后結束。
而晚年的赫頓,甚至需要人抱著代替走路,她的解釋是:“如果我能花錢讓人抱著我,為什么還要自己走路呢?”
這幾段婚姻跟曾經的經歷,讓赫頓難過到了極點,她唯一能消解情緒的方法,就是一個勁兒地花錢。
她曾買過俄國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祖母綠項鏈,曾買過清朝時期的收藏級翡翠項鏈,還在1946年離婚后,在梵克雅寶買了很多昂貴的珠寶首飾,只是為了用來分給她的朋友們。
尤其是在唯一的兒子蘭斯在空難中逝世之后,她更加消沉了。
她每天喝著20瓶伏特加、可樂、嗎啡跟安定的混合雞尾酒,還一直服用精神類藥物,跟超量的維生素。
赫頓的意識在很多時候都是昏昏沉沉的。
她很隨意地把自己精美的首飾,贈送給朋友或者陌生人,聽從不靠譜律師的理財建議——其實這只是在坑她的錢。
到了后來,祖輩交到她手上的巨額財產,已經揮霍一空,赫頓在人生的最后一年里,只能在一家旅館中度過。
直到66歲的時候,她死于心臟病,這時她的賬戶上只有3500美元了,她身邊唯一留下的,就是她收藏過的,價值連城的珠寶首飾。
都說金錢不是萬能但是沒有金錢萬萬不能,芭芭拉·赫頓擁有用不完的金錢但卻并沒有很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