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競爭的勝利者,即使自身有著充分的正當性,當面對對方寧死不屈的效忠故主者的時候,如果不能招降他們,至少在殺了他們的同時,也要表示對這種行為的欽敬,以厚葬、撫恤親族之類的舉動以示表彰。盡管可能這樣做的時候,一肚皮不樂意,只要你不想淪為草寇,還想成點氣候,就得這樣做。
因為禮遇死的是給活的看,一方面是讓自己的部下為自己賣命,一方面則表示對社會公意的尊重,特別是當勝利的一方不那么占理的時候,就更是得靠這種假仁假義收買人心。
像朱棣這樣,惱羞成怒且喪心病狂地夷九族夷十族地虐殺對方的忠臣義士(特別是像方孝孺這種并沒有對他造成過什么危害且德高望重的儒者),而且那樣對待他們的家屬,真是達到了古今罕有的境地。
朱棣 影視劇形象
當年,東晉的司馬氏當王導對之講起他祖先對曹魏的種種殘暴之舉的時候,掩面而哭,說若如是,則國祚不永,而我們這個朱家皇帝,所行所為,超過當年的司馬昭不知多少倍。對于這樣一個皇帝,能不能僅僅因為他有過那么些似乎很耀眼的事功,就閉上眼睛不看他的殘忍和無恥,給他三七開?姑且不論那些事功如何勞民傷財,兀了蜀山,窮了百姓,空了國庫,僅僅為了給他采金絲楠木,進山一千人,出來不足五百,再運到北京,相死于道者,又不知凡幾,那種種嗜血之舉,是人能做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