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上映已經一周,創下的票房奇跡讓影迷們都大吃一驚。也許因為中國人多,但是更大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都愛國,這樣的題材能夠深得人心。今天為大家帶來電影中人物的深入解析,看看戰狼2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多深刻。
原班人馬 劇情環環相扣
擔任導演并同時參與動作指導的吳京,本身也是編劇之一,對動作場景和動作設計的想法可以較好得到貫徹;
編劇劉毅,是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常務理事,過去寫過的電視劇如《少年包青天II》(2001)、《我的兄弟姐妹》(2004)、《以朋友的名義》(2006)等,在生活場景和日常對白設計上,以及在敏感題材的政治把關上,經驗豐富;
至于筆名“紛舞妖姬”的編劇董群,以及筆名“最后的衛道者”的高巖,都是網絡上的明星作家,專寫軍事題材小說,熟知武器裝甲,對于用“爽文”調動觀眾情緒,想必也是得心應手。
電影的制作成本一路飆升,從8000萬一路追加到2億。上千人的劇組在非洲待了整整10個月。從網上流傳的一份劇組在非洲拍攝期間的注意事項可知,電影的拍攝過程并不輕松。如今票房勢如破竹,既是對電影的肯定,對于近一年整體疲軟的國產電影市場,也是一劑強心針。
網上流傳的《戰狼2》劇組在非洲拍攝期間的注意事項。
《戰狼2》是國產電影工業化路線上的新標桿。從制作效果來看,與好萊塢大制作影片之間的技術距離被大幅縮短。然而在一片叫好聲中,對影片簡單粗暴制造“爽感”、“主角光環”夸張過火的指責,盡管刺耳,也并不是吹毛求疵。例如在豆瓣網上,盡管《戰狼2》以7.5分的綜合評分超越前作,排名前幾位的短評,有的僅給出了兩顆星的中下評價。
豆瓣網上《戰狼2》的熱門短評有些兩極
對于動作題材的商業大片而言,制造“爽感”與使用“主角光環”,不僅從來不是劇情編排上的先天缺陷,反而恰恰是吸引觀眾的第一推動力。
《戰狼2》不是鉆研戰略和戰術布局的軍事片,而是暴力片這一大類型中,槍械動作片與現代格斗動作片的綜合。觀眾看的就是火力全開的子彈掃射,以及拳拳到肉的激烈打斗。
好萊塢動作大片同樣熱衷于制造“爽感”與使用“主角光環”,超能英雄題材如《美國隊長》系列、諜戰題材如《007》系列、動作犯罪題材如《速度與激情》系列,莫不如是。
《戰狼2》劇照
好的“爽片”,盡管主角永遠是“打不死的小強”,但編劇懂得巧妙安排主角的“觸底反彈”是絕處逢生,而不是“無中生有”、“逆天改命”。換言之,是要在不真實中制造一定程度的真實感,讓觀眾跟隨主角驚心動魄、死里逃生、劫后驚魂。
《戰狼2》一路打打殺殺,在制造動作奇觀上不遺余力,但每每在大場面的最后時刻找不到合乎邏輯的收尾方式,依靠外來勢力的強行介入倉促作結。
兩場工廠保衛戰間隙,反派的“鳴金收兵”;以及坦克大戰膠著階段,軍艦導彈的從天而降,都像是編劇一遁了之的鴕鳥式寫法。
坦克出擊
由于題材涉及到軍事和外交問題,編劇不可避免地要瞻前顧后。即使所有的異國背景都是虛指,也要小心引起可能的自我代入和投射。電影中,非洲某國反叛軍對市民的無差別殺戮,與試圖爭奪許博士疫苗研究成果以贏取民心的政治野心,自相矛盾。
以政治人物形象出現的反叛軍高層,出場鏡頭寥寥,并迅速被雇傭軍頭領老爹(弗蘭克·格里羅飾)殺害與取而代之。而電影中的正邪對峙,也至此與政治徹底切割,變成了以冷鋒為首、但求自保的工廠民眾,與毫無人性的雇傭兵屠戮機器之間的生存戰役。
這樣的劇情設計,相比于動輒拯救人類拯救地球的好萊塢影片,固然是“小而化之”,但無疑最穩妥,也最契合國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心理。
弗蘭克·格里羅飾演反派老爹
基于同樣的考慮,電影只能讓冷鋒以非軍人的身份孤身上陣,至多在劇情后半段加入工廠護衛隊里的卓亦凡(張翰飾)與何建國(吳剛飾)。
冷鋒被“開除軍籍“的一場戲,想必出自編劇劉毅的手筆,與電影的整體基調其實并不搭配,但觀眾看著想必非常解氣。
吳剛飾演何建國
電影中的幾場情感戲,包括冷鋒追思龍小云(余男飾)、冷鋒與醫生Rachel(盧靖姍飾)漸生情愫,寫得中規中矩,但整體恰到好處。
電影尊重女性角色,無論是回憶片段中的龍小云,還是戲份吃重的Rachel,都氣質爽朗干練,并不成為這部男性荷爾蒙氣息濃厚的影片中的附庸。
唯一的敗筆是冷鋒染上病毒,被Rachel在山洞中看護一夜的一段情節,盡管舒緩影片積蓄的緊張情緒,也還是太拖拉和俗氣。
Rachel在山洞看護冷鋒。
盡管機關槍從頭“突突突“到尾,電影倒還能擠出時間來刻畫配角性格,即使筆墨不多,也能給人深刻印象,是編劇扎實功底的體現。
于謙飾演錢必達
于謙飾演的市儈商人錢必達,冷鋒的義子及其母親,雖然多少標簽化,也還活靈活現。
張翰(右)飾演卓亦凡
有意思的是張翰飾演的槍械愛好者卓亦凡,”熊孩子“的角色形象,與張翰既往在肥皂電視劇中塑造的”霸道總裁“形象、以及演員本人在娛樂八卦新聞中的人設,碰撞出奇妙的化學反應,顯得真實討喜。
電影動作設計敢想敢做。影片開頭長達六分鐘的水下一鏡到底長鏡頭,用足了拼命三郎的勁頭。華人超市槍戰戲、貧民窟吉普車追擊戰、工廠坦克漂移等幾場吃重的場面戲,調度謹嚴,不過鏡頭語言稍顯單調,層次感還可以再豐富些。
水下長鏡頭
電影盡管不做膚色問題的“非黑即白”二分法,在族群問題上的態度耐人尋味,即使觀眾往往意識不到。
影片讓冷鋒以臂為桿,帶領車隊一路國旗飄揚地平安返程,以及影片最后出現的虛擬護照標語,都是精心設計的“燃值”最高點,夠熾熱,也夠浪漫。
盡管網友挑出了很多戰狼2反物理以及倉促了事的“鴕鳥”鏡頭,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戰狼2確實是一部難得一見的國產軍事題材電影。無論在畫面,劇情,還是人物塑造上都讓人非常熱血沸騰。電影終歸是電影,藝術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如果拿出現實生活中的科學標準來衡量電影的話,那么八九成的電影都只能被列入為“科幻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