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路上最怕什么的話,那么除了怕“熊司機”,更怕的是大罐車了。近年來大型車輛遭到了司機們的集體抗議,拖頭車,大罐車,渣土車等車輛變成了眾矢之的。大車司機在馬路上已經成為了人人避之恐不及的大魔王。
8月29日上午9時14分左右,德陽市公安消防支隊接到報警稱,四川省德陽綿竹市龍蟒鈦業公司東南70米處,一輛裝有30噸濃硫酸的槽罐車發生側翻并泄漏。接到報警后,德陽市公安消防支隊綿竹消防大隊回瀾大道中隊立即出動2臺消防車,12名官兵趕赴現場。同時,交警、路政、安檢、環保等多部門人員緊急到場處置。
消防官兵趕到現場,經偵察小組對現場勘察發現:由于雨天路滑,一輛裝有30噸濃硫酸的槽罐車側翻在路上,車內有少量濃硫酸溢出,事故現場100米范圍內充滿了刺鼻的氣味,駕駛員和一名技術人員已經自救逃出。
通過詢問了解到,此車裝載硫酸,腐蝕性非常強,現場多方商量后,中隊指揮員一邊命令將車停在距槽車約100米處,并迅速展開警戒,劃定隔離范圍,以保證人員安全。與此同時,派出2名指戰員身穿防化服,協助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處理,并在側翻的硫酸車旁安排兩支水槍戒備,經現場觀測槽罐車并無爆炸的危險。
隨后,消防、交警、安監、路政、環保等部門聯合奮戰,利用泥土、沙石等封堵住水溝向外的出水口以及硫酸泄漏邊緣,防止濃硫酸繼續蔓延。由于30噸濃硫酸車體太重,消防官兵利用防酸自吸泵進行倒灌處理,目前,救援仍在緊張進行之中。
硫酸泄露如何處理
(一)加強現場警戒
根據硫酸泄漏后流散的情況和可能波及的范圍,現場警戒區域要適當放大,特別是酸霧飄散的下風方向更要加強警戒,及時疏散警戒區域內的人員至安全地帶,嚴格控制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防止酸霧對現場人員的侵害。
(二)強化個人安全防護
凡參加堵漏、倒罐等進入一線的搶險救援人員,必須做好個人安全防護。執行關閥、堵漏、筑堤、回收、稀釋任務的救援人員要佩戴隔絕式呼吸器,著救援防化服, 戴防酸手套,不得有皮膚暴露,尤其是面部和四肢,避免飛濺的硫酸造成傷害。如不甚接觸硫酸,要及時用水沖洗,或用堿性溶液進行有效處理,必要時迅速進行現場急救或送醫院救治,F場執行其他任務的搶險救援人員,也要做好安全防護,特別是處于下風向的人員,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硫酸蒸氣對呼吸道的侵害。
(三)選擇上風向較高處設置陣地
現場水槍陣地一般應設置在硫酸泄漏源上風向的較高處,或側上風向,防止酸霧對救援人員的直接傷害。救援車應停放在距硫酸泄漏源一定距離的較高處,如事故現場場地有限,則到達現場的救援車較多時,救援車應集中停放在遠離泄漏源處,采取接力供水方式向處置現場供水,以防不測。
(四)選擇噴霧射流稀釋硫酸
硫酸具有強烈的吸水性,在與水結合后產生大量的熱,如用密集射流直射硫酸,則會使硫酸飛濺,對救援人員造成直接威脅。救援人員如用水稀釋硫酸,必須避免水流直射硫酸,即便使用噴霧射流,也不可直射硫酸,避免飛濺起的硫酸傷害救援人員。
(五)精心組織現場急救
事故現場如有受傷者,救援人員要迅速組織急救,F場急救一般應由到場的醫護人員進行,救援隊員給予配合。如果醫護人員未到場,救援隊員則要進行簡單急救, 或迅速送醫院救治,F場急救應根據受傷者的傷勢情況和傷者的多少有序進行,一般應先搶救危重受傷者,再搶救輕微受傷者;先搶救行動不便的受傷者,再搶救有一定行動能力的受傷者。急救工作要精心組織,避免混亂。
(六)及時堵漏,控制災情
對持續泄漏的硫酸儲罐、容器、管道等設備,救援人員要根據具體情況,及時采取器具堵漏、筑堤圍堵、挖坑聚集等有效措施,攔截、阻止、控制硫酸的流散,特別是向重要設施、設備、場所、水域等地方的流散,有效減少硫酸對沿途的強烈腐蝕、破壞及污染。
(七)由環保專家指導防污
對較大硫酸泄漏事故,救援人員在實施搶險的同時,要及時通知環保部門的有關專家到場,具體指導防止環境污染事項,以及要采取的措施。事故處置中一般由環保專家提出意見,現場指揮部決定實施,并指派相關部門具體落實,救援人員給予配合。嚴防泄漏硫酸對現場及周圍環境的污染。
(八)集中處理稀釋水流
泄漏事故處置過程中救援人員使用的稀釋水流,因受到硫酸污染,切不可任其到處流淌,要采取筑堤、挖坑、人工回收等措施盡量集中或回收,然后進行物理或化學中和處理,避免造成次生污染,擴大事故災情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