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跟地球差的可能只是大氣
根據行星宜居理論,火星處于太陽系可居住區的外緣。而且火星是巖石行星,不像木星等氣態行星連著陸都是個問題。有證據表明早期的火星曾經存在跟地球一樣的大氣層;鹦窃缙诖髿鈱铀a生的大氣壓力甚至可以支持液態水的存在。但是由于火星小于地球,導致大氣逐漸喪失,火星迅速降溫。目前,火星上的水在火星兩極永久凍土帶以并的形式存在。但火星土壤和大氣存在著許多生命需要的關鍵元素,包括硫、氮、氫、氧、磷和碳等。
不過,目前火星大部分的氧元素都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二氧化碳也是大氣主要成分,氧氣微乎其微。另外,氧元素還可以在火星表面的金屬氧化物中發現。改造火星其中的一項關鍵任務就是將大氣中的氧濃度提高。至于如何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我們都知道的光合作用。當然早期的火星登陸者也可以利用火星上的水來電離出氧氣和氫氣。
當然火星還有溫度過低、重力過小和缺少磁場的問題。溫度會隨著大氣濃度的增加開始上升。而火星表面的重力是地球的38%,人類對于這種重力差別完全可以適應,至于產生的相關健康問題還有待研究。缺少磁場會導致宇宙射線過強的問題,大氣濃度的增加有助于緩解這一問題,而且以人類目前的技術阻擋宇宙射線并不是什么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