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地區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里面的美景更是數不勝數,而且遠離光污染,是星空攝影愛好者的理想選擇地!在2014年更是還發展了旅游業!這里河流縱橫、湖泊密布、土林林立。從空中鳥瞰阿里大地,呈現出一幅幅獨特的美景。
西藏阿里境內拍攝的銀河
西藏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這里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大氣通透度、晴空率、夜空質量等指標優異,遠離光污染,是星空攝影愛好者的理想選擇地!
西藏阿里境內拍攝的土林和星空
西藏阿里境內拍攝的星空
西藏阿里境內拍攝的古格王國遺址和星空
從空中鳥瞰西藏阿里地區東嘎遺址(9月11日無人機拍攝)。
從空中鳥瞰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五彩土林”(9月11日無人機拍攝)
從空中鳥瞰西藏阿里地區峽谷里的小溪(9月10日無人機拍攝)
從空中鳥瞰西藏阿里地區札達土林(9月10日無人機拍攝)
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霞義溝土林一角(9月11日攝)。
古格王國遺址位于西藏阿里札達縣境內,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公元10世紀左右,吐蕃王朝末期的內部紛爭造就了古格王國。在此后的幾百年里,雪域高原西部的古格王國規模不斷擴大,并創造了獨特的古格文明,其鼎盛時期建筑學、繪畫藝術和金屬制造業等方面的成就,在西藏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偏遠的地理位置、神奇的土林地貌和燦爛的古格文明,使得阿里古格王國遺址旅游成為了西藏深度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象泉河兩岸,分布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土林”地貌奇觀。其中位于札達縣香孜鄉的霞義溝土林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人跡罕至,保存較為完好。
霞義溝土林由于含有大量的礦石成分,呈現黃、紅、藍為主的顏色,當光線較好時,色彩更加豐富,因此也被譽為“五彩土林”
阿里地區亞洲最佳天文臺址
“在阿里建設暗夜保護區首先是國家天文觀測戰略選址的需要。”正在阿里地區開展工作的國際暗夜協會北京分會和中國星空項目負責人王曉華解釋稱,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科學院開始在西部地區選擇最佳的天文臺址,并逐步聚焦于西藏阿里獅泉河以南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地。
經過10年的持續觀測,積累的數據證明阿里的晴空率高、空氣通透、視覺比較穩定,正在建設的阿里天文臺將對特定天體目標進行全天不間斷的追蹤觀測,成為亞洲最佳的世界級天文臺。去年8月,世界天文學聯合會主席考察后認為,阿里將成為世界頂級、亞洲最佳的天文臺址,并強調對這種稀缺的夜空資源加以保護。
暗夜保護區面積達2500平方公里
“國家天文臺負責西部選址的首席科學家姚永強與國際暗夜協會北京分會做了認真研究,提出了阿里暗夜保護區方案,包括海拔4500米以上的觀測核心保護區、涵蓋獅泉河鎮和昆莎機場的外圍控制區,總面積達2500平方公里。
目前,阿里“暗夜保護區”已經按照國際標準全面展開運營,包括星空體驗區、望遠鏡觀測區和旅客服務區。有關人員也開始著手資料的準備工作,爭取盡快申報國際暗夜協會認證,成為亞洲首個國際暗夜保護區。
暗夜公園目前開始試運行
2014年開春,阿里地區旅游局、噶爾縣政府和阿里天文臺合作,在天文觀測核心區山下和獅泉河鎮入口處,分別建設了一個“暗夜公園”和一個天文廣場。其中暗夜公園規劃占地1平方公里,包括天文科普區、星空觀測區、高端觀測區、服務保障區等,目前,已經投資500萬元,其具備了觀測和接待條件,開始試運行。
“25日夜幕降臨以后,我隨一批孩子和家長走進了阿里暗夜公園,看到在天文科普區,地面燈箱分別投射出太陽系、銀河系、全天星座、四季星空等,人們可以對照實時夜空辨識行星、恒星與星座;在星空觀測區,分別設置了6具折射式和反射式天文望遠鏡,這是國家天文臺和北京天文館的特別贊助,可以通過它們欣賞月亮的環形山和木星的大紅斑、觀測深空的星云和星團……”王曉華這樣描述著自己走進阿里“暗夜公園”時的感受。
最美星空開啟旅游新業態
“人們在暗夜公園觀賞色彩斑斕的銀河,欣賞由成千上萬顆五顏六色的星體組成的夜空,這是何等愜意。要用這張新的名片和亮點,開啟全新旅游業態,讓世界認識阿里、讓阿里走向世界。”阿里地委行署相關領導強調,阿里“暗夜公園”和星空旅游將形成一種自我生存、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阿里具有世界頂級的夜空資源,有國家天文臺的基礎工作和阿里地委行署的理解支持,打造國際暗夜保護區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作為國際暗夜協會北京分會和中國星空項目的負責人,王曉華對阿里暗夜保護區有著很深的期望,聯合國已確定2015年的主題是“國際光年”,并將進一步強調控制光污染和保護自然星光。阿里國際暗夜保護區的申報和認證將為“國際光年”獻上一份厚禮;并將作為“國際光年”的基礎項目,以世界屋脊的燦爛星空和青藏高原的獨特風情,向世界展示“天上的阿里,最美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