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只有陜西那邊有古墓的!看看我大廣州,一樣也有古墓,最近在廣州也發現了橫枝崗古墓,距離現在差不多有2000年歷史的古墓!而且里面的木可以說是有各個朝代的,出土了很多的文物!
橫枝崗古墓在哪?墓里有什么?
廣州橫枝崗再發掘清理近60座漢至清代墓葬,出土陶器、青銅器、鐵器、珠飾等文物近500件(套)!今早(12月24日),記者探訪這些古墓葬,觸摸近2000年前的歷史。
這些古墓葬位于恒福路與麓湖路交界處東北角的山崗上。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約3000平方米的范圍內分布了眾多大大小小的墓葬,有木槨墓、也有磚墓;有些墓穴里出土了豐富的隨葬器物;有些晚期墓還打破了早期墓葬。考古工作人員在有序地清理墓穴里的隨葬器物。
今年7月至12月,配合麓湖公園南入口等節點景觀提升工程(廣州花園前置區云山境界片區)工程建設,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項目建設范圍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并在報請國家文物局審批后,對勘探發現的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
該考古項目負責人、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易西兵告訴記者,現場發掘的面積有450平方米。目前,現場已清理墓葬57座,其中漢墓11座、晉南朝墓13座、唐墓2座、宋墓1座、明墓5座,以及清墓25座,出土陶器、青銅器、鐵器、珠飾等文物近500件(套)。
發現:珠飾由260粒珠子珠管組成
現場考古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勘探發現的古墓葬分布十分密集,晚期墓葬打破早期墓葬的現象頻繁。在已經清理的50多座古墓葬中,漢墓和和東晉南朝墓分布集中、數量多、規模大。漢代墓葬均為豎穴木槨墓,時代從西漢晚期到東漢,墓葬保存較好,隨葬器物豐富,以陶器居多,此外還有銅劍、銅鏡和銅錢等。
引起考古工作人員特別注意的是,現場M27、M28兩墓并列,考古人員判斷很可能是夫婦合葬墓。M27墓的墓口面積有28平方米,M28墓的墓口面積有27平方米。
“這是廣州近年來發現的少有的保存比較完好的墓葬。”易西兵介紹,這兩座墓原本有封土堆,墓穴深度超過1米,最深有2米多。墓中的棺槨都已腐朽,但能從隨葬器物出土的情形大概推斷出墓室的結構,是大約仿照先人生前的房子布局來擺放棺槨和器物。
這兩座墓的隨葬器物最為豐富,其中M27墓已發掘出90多件,M28墓已發掘了50多件;出土的倉、灶、井、屋等模型明器具有嶺南地方特色,其中的干欄式陶屋、陶簋、陶燈等特色明顯;M28墓隨葬的珠飾由260粒水晶、瑪瑙、琥珀等質地的珠子、管飾組成,十分精美。
而現場的東晉墓普遍規模較大,結砌講究,墓磚紋飾規整?脊殴ぷ魅藛T介紹,雖多被盜擾,這些東晉墓仍留下了一批青釉瓷器和滑石豬等器物。其中一座墓的墓磚有“大興四年”紀年文字,為廣州地區東晉墓的斷代研究提供了重要標尺。此外,工地宋墓出土的帶柄龍紋鏡也是近年廣州考古發現的精品。
廣州橫枝崗古墓有什么價值?
意義:反映廣州先民們喪葬習俗
據了解,麓湖公園南入口等節點景觀提升工程(廣州花園前置區云山境界片區)項目用地地處廣州市“桂花崗-獅帶崗-橫枝崗”地下文物埋藏區內,是地下古墓葬重點埋藏區。
橫枝崗一帶多為山崗地貌,地處廣州古城東北郊,距廣州古城中心(今北京路、中山四路一帶)直線距離約3公里。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考古工作者在橫枝崗一帶配合建設工程進行了數十次搶救性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清理兩漢到明清時期墓葬近千座,出土了大量文物。
“這里是廣州先民們很重要的埋葬場所。”易西兵表示,清理發掘的這些古墓葬,反映出古代人“侍死如侍生”的喪葬習俗。據介紹,現場考古工作爭取在本月底結束。考古工作人員在全面、科學收集資料,妥善保存出土文物后,將配合城市建設發展,把考古現場交給工地施工方,進行回填復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