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欽獨立軍
緬甸北部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的武裝沖突持續升級,戰火時有蔓延至臨近的云南境內,為數不少的難民跨過兩國邊境,引發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今日凌晨,兩名特派記者飛抵云南,探訪中緬邊境風云。
云南與緬北邊境綿延接壤,自古以來便是我國向西南方向的大通道,從古時的“南方絲綢之路”到今日邊境貿易區的“金大門”,兩國民眾交往密切。然而交織著歷史與現實利益的緬甸民族和解之路,令邊境局勢變幻莫測、波瀾起伏,隨之此起彼伏更有普通民眾的命運。因此,本報特派記者已于昨日啟程前往西南邊境,從云南昆明到騰沖再至盈江,帶您接近生活在這里的民眾,為你揭開籠罩在陰云下的種種沖突、掙扎和生機。
另據悉,克欽獨立軍方面稱,獨立軍總部6日再次遭到政府軍炮擊。這是自去年12月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的和平協議被撕破后,對后者進行的第二次重度攻擊,沖突主要集中距離緬北克欽邦首府密支那約80—100公里的邊境地帶展開。
分析人士認為,距離緬甸國民議會中期選舉不遠,炮擊意在為和談做準備,政府希望以此增加在談判桌上的籌碼。不過目前,仍未有兩方和談的消息。
克欽獨立軍成立于1961年,為緬甸最大的地方民族武裝之一,也是緬北勢力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緬北山高林密的有利地勢和漫長且復雜的緬中印邊境線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為了建立獨立的“克欽政府”,數十年來與緬甸中央政府的國防軍戰爭不斷。
不想再聽槍炮聲只想睡個踏實覺
現場
“我不想再聽到槍炮聲,真想睡個踏實覺”。在中緬邊境的云南省盈江縣那邦鎮經營理發店的寸老板說起近日波及那邦的緬甸內戰時,一臉疲倦。
那邦鎮位于云南省盈江縣西部,是一個地處中緬邊境的商貿旅游小鎮,鎮政府所在地互市街與緬甸克欽邦第二特區拉咱市僅一河之隔。
6日18時50分左右,記者在那邦鎮的一家小餐飲店里突然聽到一聲巨響,緊接著是一陣砰砰聲,不少人跑上街道。那邦河兩岸的居民走到街頭,爬上樓頂,向炮聲的方向張望。餐飲店老板娘告訴記者:“又打起來啦,早上10時40左右聽到十多聲連續的爆炸聲,這是今天第二次了,真怕炮彈不長眼飛過來。”
走在那邦鎮的街道上,記者看到很多商鋪大門緊鎖。一整條街只有零星幾家店鋪開業,多是日化用品、五金店以及小餐飲店。而很多快捷貨運、水果火車皮專線辦事處、物流公司、珠寶店都已經關門。
在那邦邊檢站旁邊,記者見到了剛剛從拉咱過來的耐林(音譯)。他告訴記者,剛走到橋上就聽見一陣槍聲,嚇壞了,只有一個念頭:“跑”。
對那邦鎮的居民來說,槍炮聲像一場噩夢。“什么時候才能結束?”不少人顯得迷茫。
1948年,緬甸脫離英聯邦獨立后,克欽族也借機要求獨立。
1962年2月5日,緬軍中一支以“早丹”等三兄弟為首的少數民族軍來到緬北克欽地區,宣布成立了“克欽獨立軍”(KIA),并且成立了獨立的“克欽政府組織”和“克欽政黨”。
1987年5月,緬甸國防軍對其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圍剿,由于時任“克欽主席”的早邁執行不抵抗政策,其“中央政府”被迫退到距云南省盈江縣邊緣數百米的“勒新”。后來由于夏季叢林暴雨突來,阻擋了國防軍的繼續進攻,克欽“中央政府”才得以保存。
1989年3月,緬甸國內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緬共人民軍”瓦解,克欽獨立軍在武器等方面斷了重要來源,形勢對克欽軍不利。于是早邁決定與中央政府進行停戰談判。
51年前成立鬧獨立
新年伊始 沖突升級三發炮彈落入云南盈江
新聞回放
據緬甸密茲瑪通訊社3日報道,緬甸政府軍指責克欽獨立軍攻擊政府運輸車隊,近日在克欽獨立軍總部拉雜一帶發動較大攻勢。
克欽當地高層人士向記者披露,戰斗升級已經是一個多星期前的事,“政府軍每天都要派至少2架武裝直升機編隊或噴氣戰斗機對克欽獨立軍總部駐地發動攻擊。”這名高層人士表示,緬軍試圖對突然進駐拉央一處臨時基地的部隊進行武器彈藥和糧食補給,而那里距離克欽獨立軍總部駐地拉雜僅一步之遙,克欽獨立軍感到威脅,因此拒絕允許政府軍的補給車隊進入,由此導致雙方沖突升級。
盈江縣那邦鎮和保山市騰沖縣的當地居民證實:“能看到武裝直升機在向克欽進攻。還有的克欽人逃到我們的村寨去親戚家里避難。”據稱,在上月28日和本月1日,分別有2架緬軍戰斗機在攻擊克欽武裝時盤旋在盈江縣那邦鎮和保山市騰沖縣上空。
上月30日18時30分,還有3發緬軍炮彈落入盈江縣那邦鎮,損毀了一幢民居。
1994年2月簽定了《停戰協定》。克欽獨立軍控制的地區被緬甸政府稱為“克欽邦第二特區”。
克欽邦第二特區轄拉咱、邁扎央等地區,轄區位于克欽邦東北部,與中國云南及印度的阿薩姆邦接壤,控制區面積約287平方公里,下設12個縣,人口約15萬人。
和緬甸政府一樣,克欽軍內部也經常因為權力爭執而發生兵變,1975年早丹三兄弟間就發生了內訌,三人全被打死,后布朗森被推為主席。繼布朗森病故之后,主席早邁后來也引起了軍中不滿,軍人們于2001年2月發動政變,軟禁了早邁,重新推選了都宰為主席。
曾停戰17年 與克欽獨立軍沖突成吳登盛執政挑戰
觀察
隨著緬甸的變革持續推進,緬甸政府軍和少數民族武裝克欽獨立軍的;鹫勁袉栴}日益突出。自2011年年底以來,緬甸政府已經先后同撣邦軍、克欽民族陣線、克倫民族聯盟和新孟邦黨等簽署了停火協議。
專家分析稱,與克欽獨立軍的武裝沖突是緬甸總統吳登盛執政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緬甸政府首席談判代表昂當甚至說,與克欽的和平要花3年時間實現。
緬甸新政府2011年3月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重啟與少數民族獨立武裝的談判。2012年1月20日,緬甸政府表示,恢復和平是當務之急。緬甸政府和平工作組表示,將竭盡全力推動與少數民族武裝達成協議,“在雙方都沒有限制的前提下,通過協商和談判,盡一切可能實現和平”。
緬甸總統吳登盛2011年12月下令單方面停火,停止對克欽獨立軍的進攻,除非在受到克欽獨立軍的進攻后采取自衛行動。但克欽獨立組織說,緬甸軍隊并未能嚴格執行這一命令,仍在發起進攻。
2008年5月,緬甸通過新的《緬甸聯邦共和國憲法》,并舉行全國大選。盡管克欽獨立組織在緬甸大選前決定:不反對緬甸即將到來的大選,不尋求將克欽邦從緬甸聯邦內分裂獨立出去,愿意與大選后新組成的緬甸中央政府就克欽獨立軍改編再進行會談,可以取消“克欽獨立軍”番號等。但在保持克欽獨立軍完整性的問題上寸步不讓,與中央政府分歧嚴重。
2011年6月,由于緬甸軍隊整編克欽獨立軍的最后期限到來,雙方長達17年的停火協議作廢。但雙方沒有就如何整編克欽獨立軍達成一致,武裝沖突開始增加。
2011年戰事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