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恩萊特的研究一直飽受科學界批評,被指缺少真實可信的證據支撐。他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指出:“批評者認為我們收集的樣本一定來自地球,一定存在一種機制將它們從地面送入同溫層。但我們發現的證據顯示我們從取樣器中分離出的這些含有DNA的生物以及其他奇怪生物與花粉、葉子和真菌孢子之間沒有任何聯系。如果這些生物來自于地球,它們一定被常見的地球生物污染,但真實情況并非如此。在美國宇航局得出同樣的發現前,我們也無法完全相信。我懷疑宇航局也會進行嘗試并聲稱他們的方式更純凈或者更精確,最終把功勞攬到自己身上。”
取樣器被撞出小坑
2015年初,這位天體物理學家公布了一幅圖像,聲稱圖像中的一個微型金屬球在熱氣球于地球同溫層收集的樣本中傳播粘性物質。他指出這個金屬球的直徑與一根頭發相當,可能是一個定向胚種。韋恩萊特的言論顯然是在支持一種觀點,即生命是一個未知的地外文明故意帶到地球的。他指出來自微型鈦球的怪異物質是生物學物質,可能是一個微生物群落。但他同時也指出無法證明這個微型金屬球由外太空的外星人送到地球同溫層。
韋恩萊特表示這個微型金屬球在取樣器上撞出一個微型撞擊坑。取樣器安裝在熱氣球上,用于收集大氣中的塵埃和顆粒。他說:“小球在取樣器上撞出一個撞擊坑。這一發現證明小球來自太空并高速飛行。”在對取樣器在距地面大約16英里(約合25公里)的高度收集的塵埃和顆粒物樣本進行分析時,韋恩萊特和他的研究小組發現了這個微型金屬球。他們利用X射線對小球進行檢測,證實小球由鈦和少量釩制成。從小球一側流出的物質是生物學物質。此外,他們還發現一個類真菌物質形成的墊子形覆蓋物。
韋恩萊特和他的同事在《宇宙學雜志》發表了他們的研究論文。不過,他們的結論尚未得到其他科學家的認可。《宇宙學雜志》經?翘祗w生物學方面的論文,但在科學家中間存在很大爭議,指責他們同行評議過程不過關并且經?且恍┎豢孔V的論文。兩年前,《宇宙學雜志》刊登的一篇論文稱在一顆隕石中發現微生物化石,此文一經刊登便引發爭議。在媒體爭先報道這一發現的同時,很多科學家也發出強烈的質疑之聲。
“生命可在地球高空大氣層生存”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觀點。最近,與美國宇航局合作的科學家在距地面5英里(約合8公里)的高度發現了活細菌。絕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些細菌來自于地面,而非來自外太空。氣流和風能夠讓塵埃和細菌移動數百公里并進入上層大氣層。研究顯示來自外太空的微生物能夠在進入地球大氣層過程中經受住高溫和壓力考驗,這一發現提高了生命可能來自外太空的這一觀點的可信度。